原标题:天津市首个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在滨海新区启动 同步打造首个司法系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四阵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构建立体化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格局,积极探索矛盾排查、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法律帮助、关爱帮扶一体化的综合维权服务模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滨海,在区政法委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滨海新区妇联联合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共同举办滨海新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联动”工作机制启动暨区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四阵地”揭牌仪式。
市妇联萍,区委、区政法委任福志出席。区法院、区司法局、区妇联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街镇司法所所长、妇联主席代表,社区、村婚姻家庭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代表;区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四阵地”调解员、家庭教育指导师、未成年人关护员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颁布了《关于建立滨海新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试行)》,市妇联萍,区委、区政法委任福志共同为区法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未成年人关护室、执委工作室揭牌;有关与会领导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家庭教育指导师和未成年人关护员颁发聘书,为街镇、社区(村)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代表授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代表作了表态发言。
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联动”机制的启动和《关于建立滨海新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的发布标志着滨海新区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再上新台阶,新区成为天津市首个实现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基层工作阵地全覆盖地区。区司法局、区妇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现有区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同步在5个开发区、21个街镇、472个社区(村)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真正把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延伸到基层,通过专业性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区法院、区妇联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调处工作的意见(试行)》,一体打造全市首个司法系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四阵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旨在更好的将妇联的柔性调解与法院诉前调解机制相结合,着力提升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集家庭教育指导、涉案未成年人帮教、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回访帮扶、法治宣传等功能为一体,将为涉案未成年人及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未成年人关护室以未成年益保护为核心,给被告人良好的引导,给被害人坚实的支撑,关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执委工作室以“一名执委引领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服务一群女性、一群女性温暖一座城市”为工作理念,发挥执委专业特长开展妇女工作。法院、妇联通过全方位的阵地建设,共同搭建起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全覆盖网络体系。为切实发挥好阵地作用,区妇联彰显组织优势,广泛链接优质社会资源,成立了由天津启航秋文心理、天津敬东律师事务所、滨海新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选派的优秀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组成的专业人才库,他们将从家事纠纷调解、心理辅导服务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为区法院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未成年人关护室提供支持服务。
滨海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挂牌建立法院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四阵地”,是新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切实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成效转化为回应妇女儿童新期待,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有效探索和生动实践。
下一步,区妇联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好、管好、用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等维权阵地,推动形成“排查有广度、调解有温度、化解有力度”的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全链条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责任,增强做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合力,共同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进一步建强队伍、扩大宣传,为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保驾护航。积极发挥群团组织助推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进行有益探索,引导广大群众建设幸福、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共建新时代美丽“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