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是降低风险有效途径之一。作为门头沟区知名回迁小区,永定镇小园一区社区居委会通过与房主、租户签协议,并搭配包楼干部为返京居家观察租户充当生活管家的组合拳守住社区抗疫防线,在封闭管理的同时为居民送温暖。
由于是回迁小区,小园一区14栋楼内超过一半住户为租户。除社区居委会外,还包含小园村、白庄子村和东辛称村三个村委会。张由永就是东辛称村村委会的储备干部,大年初一,在社区开完防疫碰头会后,他拨通了自家租户的电话。
“什么时候回京?一定提前跟我说,我和社区领导去接你们。”原来,为了管控返京租户,在杨淼和各村委负责人的提议下,社区通过法律顾问拟定了三方协议,需要房主、租户和社区负责人共同签署后,租户才可进入小区。
老张家的租户来自安徽,虽然不是疫情重灾区,在租户回京当天上午,他和杨淼早早守候在社区门口。见租户夫妻二人迎面走来,张由永主动上前为两人测温。
“咱们这是必要防护,麻烦你们给社区领导看一下最近14天的轨迹信息。”一边说,老张一边将三方协议书递给二人。一旁的杨淼仔细核查二人信息后,率先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协议三方签字后生效,请你们每天向房主张先生报告体温,如果任何需要,可以联系对应楼的包楼干部,也可以直接找我。”说着,杨淼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亮了出来。
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淼的办公桌上多了56份三方协议。身兼房主和包楼干部双重身份的张由永也习惯了汇报人和生活管家的角色切换。
每天早上七点,手机上会准时弹出安徽夫妇的体温数据,老张除了转发给杨外,还要询问租户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嘱咐过自家租户,他还要时时留意自己承包的六号楼居家观察者们。
“大哥,帮忙取一下快递。”“小袋面粉一袋,酵母粉五袋,五花肉一斤……”每天,诸如此类的微信不下几十条,老张一会变身快递小哥,一会又成了采购员。几天前,一条信息将他难住了。
“我家孩子不到两岁,大米粥喝不了,要黄小米熬米汤,您能帮忙么?”转了几个超市,难寻黄小米,张由永将信息转给杨。
看到租户有需求,杨淼二话不说,骑上自行车直奔两公里外的物美超市,最终将黄小米送到了租户门口。
结束观察后,不少租户都给社区和包楼干部送来暖宝,方便面等物品,感谢他们在观察期给予的帮助。杨淼说,三方协议并不是一张纸,而是需要大家共同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只有各司其职,互帮互助,才能打赢社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如今,社区结束居家观察的租户越来越多,原本红白两色的出入证也变成了红白黄三色。“租户,社区工作人员红色,本地户白色,我们将一手坚持返京人员三方协议管控,一手严格出入证制度,给居民们一个安心,舒心的居住环境。”杨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