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海人吴晓军夫妇在自家购买的房屋内,已经安安稳稳地居住生活了20多年,但突然有一天,一群人找上门来,让夫妻俩限时腾空房屋,最要命的是房产证上名字还真就是催讨人的姓名,这使得房屋的女主人当场昏倒在地。从此,夫妻俩开始了追讨房屋的维权之路。在他们走投无路时,幸亏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银发盾牌”项目组团队及其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伸出了援助之手,跑法院、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居委会等地,近8年来,累积下来至少“跑了一千多公里的路”。今年8月3日,吴晓军终于拿到了写有自己名字的房产证。至此,这场几经周折、耗费心神又旷日持久的维权行动,有了的结果。
上世纪八十年代,吴晓军夫妇来到上海讨生计,他们以理发为生,在小区里开了一家小型的理发店,靠着手艺和勤劳,维系着生活。1988年,为了儿子上幼儿园,吴晓军夫妇租借了洛川中路一小区的房子落脚。1998年,房屋的产权人将这间房子卖给了他们。
虽说房屋只有30平方米,但是有了房产证,夫妻两就等于在上海生了根,一家人满心欢喜。不曾想,噩梦从认识了同小区的成某(化名)后开始了。
成某与吴晓军同住一个小区,由于夫妻俩在上海举目无亲,非常珍惜这个“好朋友”,成某也成为了家庭的座上宾,还经常带吴晓军出去吃喝、结交新朋友。渐渐地,成某开始向吴晓军借钱,时间一久,借款数额越来越大,在还不上钱的情况下,成某提出,叫吴晓军把房产证上的名字改为他的。吴晓军的妻子徐女士回忆说,“当时成某讲,“小吴,还是你能帮忙,别人都帮不到我。你把房产证过户到我名下,就可以把我名下的公积金套出来,还你钱。我们就相信他了。”
房产证的名字通过房产交易,更名为成某,成某也按照约定归还了欠款,随后又将房产证改回了吴晓军的名字。有了这次的成功操作,成某之后又数次向吴晓军借钱,并还是通过房产证套取并还钱。后又借钱累计到3万元,还不出,故伎重演,做到成某名下的产证,不但钱没还,还把产证名更换成成某的朋友霍某(化名)了。这下,吴晓军的房产,突然变成了他人的财产。
“老人躺在了地上,家庭成员都在哇哇大哭。”当时的洛川中路901弄谈家宅居委会主任戚雅玲闻讯赶到现场,这是她在这个家庭看到的场景,也是她做居委会主任多年,第一次遇到的状况:“我跟讨房子‘领头’”的人说,你千万不能动手,也不能打人家,到底是谁的房,还没有清楚,你们敢打人我们就报110。也是劝说了好久,他们才走了。”
霍某手持房产证上门讨房未果,便纠集了一群人隔三差五地上门打砸,吴晓军家中的大门,屋内的马桶和水斗、家具等被砸得稀碎。日子已经没法过下去了,徐女士只能到居委会求助。
居委会立即向街道“银发盾牌”项目负责人黄月华反映,“银发盾牌”是专门为老年人和特殊人群解决赡养、房产分割、财产继承、遗嘱书写等诸多法律难题的社会组织,项目组派出志愿者崔国栋和律师马涛,作为这套房屋维权的先锋队员,帮助这个新上海人家庭把房子“保下来”。
崔国栋和马涛去法院立案,提出财产保全。2014年7月1日,霍某又将房屋抵押给洪某。一个多月后,在崔国栋和马涛的努力下,该房屋得以保全,吴晓军一家得以继续居住,迎来了一线“生机”。
经过艰难的一审、二审,2015年12月24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吴晓军夫妇赢得了官司,拥有房屋所有权。但赢了官司的吴晓军夫妇,同样还是拿不回产证。因为打官司期间,拥有产证的霍某,将这套房屋抵押,借了45万元的高利贷。
这成了吴晓军一家人的心病。期间,吴晓军还4次发生脑梗,心脏装了3只支架,造成了严重的障碍性后遗症。
涉及抵押,必须等结清才能过户,而的期限是2020年到期,这让本该3年就结束的官司,又向后拖延了近5年。面对新情况,团队全体人员不断挖掘抵押的细节漏洞。 转机出现在了2018年,国家严厉打击套路贷,通过刑事犯罪予以规则。2020年,团队再一次向杨浦区法院执行裁判庭提起不予执行公证债权文书之诉。法院经审查,发现涉案人员曾因涉嫌套路贷被刑事立案,最终判定抵押无效,并解封了房屋。2021年6月25日,静安区法院开出了执行裁定书。
8月3日,在静安区房地产交易中心内,吴晓军夫妇在“银发盾牌”项目组的志愿者和居委会主任的陪同下,拿回了阔别近8年的房产证。此刻,大家感慨万千。8年间,为了打赢这场官司,崔国栋和马涛等仅是去法院开庭,就参加了4次,房产交易中心跑了不下10次,从原先的闸北区法院到现在的静安区法院、杨浦区法院,再到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居委会等地,崔国栋说,他们几个人累积下来,至少也跑了一千多公里的路。期间,崔国栋也因脑梗住院治疗,等到出院后,他又立即参加了庭审,继续跟进案件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