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67街坊旧区改造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周明耀去年11月刚穿上“马甲”,潜入有数百名动迁居民的QQ群“东斯文动迁”群时,着实出了一身冷汗:“屏住,好好谈谈价格”;“这个地块如果不放水的话绝对拆不了”……居民们吐槽声一片,这房屋,怎么征收?!
转变,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67街坊去年12月20日启动第二轮协议生效征询,至今年4月 2日晚,签约居民户 2194证,签约率85.04%,提前17天达到协议生效比例。这是静安区首个执屋征收与补偿新政的旧改地块,也是今年以来上海达到协议生效的最大的旧改地块。昨天,首批居民开始搬离旧区。
“阿拉老百姓,从一开始对房屋征收心存疑虑,到现在大部分居民爽快签约,主要还是觉得居民的利益得到了尊重和保护。”“东斯文动迁”群群主鱼鱼,是600多群友的“头”:“建群之初,也没什么目的,就是觉得我们老百姓不能吃亏。”一些“铁了心”要做“强迁户”的居民,慢慢发现,这次房屋征收并不是原先想像中的 “闷包”。去年底,房屋征收指挥部进驻基地,先是挨家挨户进行第一轮征询,征询居民要不要动迁。“盼了多少年,谁不想和这种蜗居生活说再见啊!”一家三口在6.6平方米小屋中一住近30年的居民黄福元说。果然,第一轮征询以96.05%高比例通过。
第二轮征询,必须有85%的居民对征收方案表示同意并签约,整个基地的征收方案才能生效。老房评估、资金补偿、房源安置,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基地的命运。整整6个月,基地工作人员只做了一件事:反复听取居见,编制完善基地房屋征收方案。
“那些天,旧区改造指挥部现场、QQ群里,可热闹了。”鱼鱼说,居民们用各种方式,提出各种修改意见:“按期搬迁的,应该有奖励”;“对80岁以上老人要有点补贴”……
“我们每天看网络上居民的发言,他们的意见,正好是我们改进的方向。”“潜水”在QQ群里的周明耀和同事们,也不再胸闷。居见提得对的,赶紧修改补偿方案,居民对政策有误解的,尽可能解释。
“推进旧区改造,充分尊重、坚持依靠群众是重要法宝。”静安区建设交通委主任李晨昊说,旧区改造要突破“居民日日盼旧改,旧改来了不愿走”的瓶颈,关键是得把“要不要旧改”、“怎样旧改”这些问题的决策权和具体实施的监督权交给居民,听取居见、完善方案的过程,本身也是与居民统一思想的过程。
67街坊在征收方案定稿前,先后召开了73场居民座谈会,收集了3000多条居见。居民们看到,自己提的意见真正体现在了方案中,信服了。
别看67街坊的征收方案在定稿前根据居见反复修改,可到了去年12月20日正式进入第二轮征询签约期,就再也不容商量。指挥部对居民承诺:方案正式确定后,必须“一竿子到底”,决不先紧后松。
67街坊将所有居民的资料及安置补偿结果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并提交市房管局信息平台完全锁定,征收工作人员没有“自由裁量权”。同时,采用二维码电子补偿安置协议,取代原来的手写协议,居民们签约后,协议由系统自动生成,一户一码,通过公示系统完全公开,谁也无法“做手脚”。
居民李阿姨签约后反悔了,想换套安置房源,找到旧改指挥部。工作人员请她电脑系统前看,改协议就是改程序,谁也没权限;要换房子除非重新签约,但由于正值两轮奖期交替期,前后差一天就少一万元奖励费。李阿姨先是“纠结了”,然后也想通了:方案里这些规矩早就交代过,怪不得别人。签了就不改了。李阿姨把这事在弄堂里一说,七八户居民当天就一起签了约。
“制度管事、机器管人。实践证明,面对已经确定的方案,只有死做一条路!”周明耀说,67街坊至今没有因为任何一户家庭的 “特殊情况”而修改过协议程序,“我们必须对已签约的居民负责。”
67街坊对2580证、2906户居民分组开展征收工作,并设置了签约奖、组奖等奖项,居民早走早得益。签约居民越来越多,“东斯文动迁”群里,大家自发推出了“签约指数”,每天向群友报告指数上升点数、最新签约户数和未签约户数,讨论的话题,逐渐从一开始 “怎么才能多拿”,变成了动员未签约的尽快签约,“你签了没有”成了新的问候语。
比如,基地人户分离率达到54%,第一轮征询居民愿不愿意实施改造,不常住此地的户主觉得,委托邻居签一下嘛。可基地工作人员还是一次次与户主本人联系,希望户主本人前来签约;实施房屋评估的时候,有的居民觉得楼上楼下房型相同,自家的房屋价值参照同户型邻居家的也没啥问题,可基地考核房屋评估公司的上门评估率,评估公司必须挨家挨户实地评估……
“做群众工作,细节决定成败。”周明耀认为,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细小,实际上并不小。户主本人签约,看似简单,却是工作人员与户主沟通、宣传房屋征收政策的好时机;评估公司必须上门,是为了确保每户居民的利益,也是上门宣传政策的好机会。
还有,基地规定工作人员必须身着开展工作、不得抽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开展劳动竞赛,比业务水平、比诚信形象、比队风队纪,比出了严守纪律、取信于民的好作风,比出了签约率提前达到的好结果。
“房屋征收中,不少家庭迟迟未能签约,是因为家庭矛盾与纠纷。”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党工委周文杰说,街道居委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协助调解家庭矛盾促签约。
67街坊所在的石门二路街道、东斯文光明居委会发挥人头熟、情况透的优势,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一方面,街道与基地以党建引领,开展共建联建,解决居民实际困难;一方面街道和楼组长走家串户排摸出各类影响签约的家庭纠纷,并积极帮助调解,共促成80多户成功签约。当基地协议生效的消息传出,有居民兴奋地拨打“12345”热线,不为别的,就为表扬区、街道、居委的干部在旧区改造工作中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