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平邑县召开“放管服”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

  12月26日上午,平邑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放管服”改革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平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不改革无服务,不创新无出路”的理念,围绕“严真细实快”作风要求,坚持党建统领、思想破冰,推动审批服务持续提速增效。

  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完善理论、业务、法律、礼仪“四动”机制;调整、配强支部班子,由党组成员兼任支部,确保“管党建与管队伍、管业务相一致”;积极参加评先树优活动,目前已有30余名党员被授予市县级“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平邑榜样”、“践行沂蒙精神好干部”“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定期评选“红旗窗口”“服务明星”,制发《平邑政务服务》简报,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平邑县党员干部作风整顿巩固提升工作简报》先后刊发4期专报推广我局典型做法。

  坚持“一线工作法”,确保掌握真情况、解决真问题。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从群众视角发现问题,今年以来累计“走流程”972次,解决问题233个,具体做法被省大数据局纳入沉浸式体验第6站刊播;定期对热线工单进行复盘分析,推动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转变,1-11月份,共受理工单198件,同比下降46.11%,实现了响应率、满意率和解决率均为100%;发挥对我县“木业产业专班”的牵头作用,组织班子成员深入103家木业企业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帮助解决立项、产品许可证办理等问题58个。

  坚持从企业群众需求出发,小切口着手、细微处着力。围绕“项目手续办理人员不专业、时间靠不上”的问题,由13名党员组成“红色管家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免费VIP服务,打造了刘宏刀具七证连发、康迪木业拿地即开工等典型案例;为解决“农民群众农忙时节没空办证”的问题,先后开展“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审批下乡”活动5次,现场审批、发放营业执照、经营许可200余份,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足不出村即可实现“双证同领”的优质服务;聚焦企业群众反映的“区分度不高”的问题,成立“四色服务队”,工作人员通过佩戴红、橙、蓝、绿四色工作牌、公开职责权限,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化、贴心化、规范化的政务服务体验。

  坚持实干导向,确保定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信用修复适用“简易注销”改革,将涉及部门和环节由5个压缩至1个,申请材料从11份压缩至2份,压缩81%,典型经验在《中国市场监管报》刊发;主动承担全省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试点,对全县镇街驻地沿街商铺进行逐户编码,将房屋所有权人、房屋类型、房屋用途等信息录入系统,现已录入标准化地址1.2万余条,覆盖城区沿街商铺80%以上,在全市率先基本解决虚假登记难题;进一步提升“肩并肩”沂蒙红色免费帮服务质效,年均服务3万人次,在有效解决“部分群众不明程序、不会填表”问题的同时,每年可为群众节约中介费用600余万元。

  强化时间观念、效率意识,促进各项工作争先进位、走在前列。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原来需由多个部门办理的“单个事项”集成为企业群众视角的“一件事”,并同步打造线上线下“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避免了群众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跑,从而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限。现已完成117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其中,91个省级“一件事”改革有6个以我县为示范县区,8个市级“一件事”改革有1个以我县为示范县区,《平邑县推出用地规划“高效办成一件事”2.0版 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被纳入《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市委任刚专门作出批示,“用林用地一件事”“农资一件事”改革做法在市电视台播出;开展高频事项“公开承诺限时办结”行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倒逼提升效率;实行独任审批制度,对法律关系明确、材料单一、程序简单、事实清楚、仅需形式审查的129个高频事项,由独任审批师独立做出审批决定,实现了审批结果立等可取,平均审批时限压减近七成。

  下一步,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进一步拓宽视野、拉高标杆,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创造优势、保持优势、扩大优势,努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请问平邑县在落实国务院部署、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能具体介绍一下改革成效吗?

  关于“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总体情况,下面,我以点带面,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两项与企业群众生产较为密切的“一件事”改革。

  一是创新打造“林草种子生产经营一件事”,助力乡村振兴。为充分发挥平邑“苗木大县”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审批局通过制度创新流程再造,采取“线下专区”“审批下乡”“证照三联办”等措施,将申请材料由7份减少为1份,减少86%,审批环节由5个优化为1个,减少80%,办理时限从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场出证,极大地促进了我县苗木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典型做法在国家林业局网站、省自然资源厅网站、市委改革办公众号发布。

  二是创新打造用地规划“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关联事项集成办。将建设用地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审批等 6 个事项整合,优化整合办事场景,一表申请、一次受理、一体审核、并行办理,申报信息从 30 余项压减至 18项,压缩 40%。跨部门事项并联办。实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在土地挂牌、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时,容缺土地手续,同步启动土地登记、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防空地下室建设许可手续办理模拟审批,实现衔接“零障碍”,时间“零等待”,审批时间由 82 个工作日压缩至 40 个,压减 51%。项目全程帮。成立项目审批服务团队,由首席帮办提前对接,从项目筹备到项目落地,定制审批流程、跟进项目进展、建立服务台账,创建“一企一策”档案,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全生命周期 VIP 服务。今年以来,累计服务项目 17 个,帮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 20 个事项。

  下一步,县审批局将会聚焦国家、省市部署,推动更多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组流程、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次办好”。

  我们都知道,政务服务对于普通群众来说,是一项专业且复杂的工作,不懂流程、不会填表等是群众最常遇到的问题,请谈一下县审批局对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近年来,为便利企业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围绕线上和线下服务,审批局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线下,针对部分群众不会填表、找中介付费的问题,审批局在全市率先推行“无柜台肩并肩”服务模式,打造了集自助审批、帮办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无柜台”服务专区,成立40余人的帮队伍为群众提供全程免费帮办服务,年均服务3万人次,节约中介费600余万元;

  同时,积极推行“大导服”服务。组建12人的导服队伍,开展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和民生服务事项的业务知识培训,在大厅一楼、二楼分设“引导台”,通过一对一服务,实现咨询类业务当场告知,审批类业务精准分流至帮办、自助服务、综合受理等窗口,打造“政务服务综合体”。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通过“两变换三聚焦”举措,积极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

  一是变换角色,全过程沉浸式办事。通过变企业群众身份亲自办、变帮办人员身份陪同办、变经办人员身份跨域办、变监督人员身份督导办等多形式“换位体验”,陪同企业群众沉浸式全过程线次。

  二是变换角度,多重维度找茬整改。围绕事项管理、审批流程、服务质量等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从专业角度自查服务事项覆盖精准度、服务体验优化度、办事流程科学性,刀刃向内,自我革新,共发现解决问题233个。

  三是聚焦渠道畅通,多形式强化社会监督。建立由企业群众、代表、政协委员组成的“政务服务体验员”队伍,通过开展政府开放日、政务体验日等活动,主动纳谏集思,全领域问诊寻方,共征求意见建议188条,推动服务需求“群众提”、服务流程“群众议”、服务体验“群众谈”、服务效果“群众评”。

  四是聚焦集成服务,多方位提升服务质效。从办理要素、申报方式、受理方式、联办机制等环节,推动部门间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将高频“一件事”主题服务从87项拓展到132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

  五是聚焦长效机制,多举措保障走深走实。建立健全问题自查、闭环管理、协同化解、以点扩面等常态化保障机制20余项,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走深走实,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办事获得感、满意度。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建议、诉求收集渠道,强化提升整改和结果反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改革获得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