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以借为名”型受贿的若干因素

  实践中,有的国家工作人员与请托人故意采取虚假借款的方式完成利益输送,若案发后双方均承认借款系虚假的,则此行为可被认定为行受贿犯罪。但若行为人双方或一方坚称借款系真实的,则对于行为性质的认定容易存在不同认识。对于此类案件,必须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借助常识常情常理和逻辑法则、经验规则,对借款的真实性进行分析判断。

  有这样一起案例。甲系某国有公司总经理,乙系企业主,2015年,甲帮助乙承揽甲公司价值约1亿元的工程项目。2016年底,该工程建设完毕,全额支付工程款,乙赚得1000万元。2017年初,甲向乙借款200万元,二人签订借条,但没有约定借款期限、归还日期、违约责任等,乙从公司取现200万元后交给甲,甲将该200万元存入自己实际控制的某亲属股票账户中用于炒股,2022年案发。到案后,甲乙均辩称该200万元系线年后,甲、乙双方均未再提及过该借款。乙从公司取现200万元的记录,在账目上已经被列为工资予以平账。

  对于甲、乙的行为性质,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甲、乙均拒绝承认该200万元系虚假借款,且双方有借条书证,宜根据2018年《中国党纪律处分条例》“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住房、车辆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认定甲违反廉洁纪律。第二种观点认为,虽然甲、乙拒不承认借款系虚假的,但根据甲乙之间的谋利事项情况、“借款”发生的时间、真实用途等案件事实,能够认定200万元系虚假借款,双方构成“以借为名”型行受贿犯罪。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关于“以借为名”型受贿的相关规定。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借为名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应当认定为受贿。具体认定时,不能仅仅看是否有书面借款手续,应当根据以下因素综合判定:(1)有无正当、合理的借款事由;(2)款项的去向;(3)双方平时关系如何、有无经济往来;(4)出借方是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谋取利益;(5)借款后是否有归还的意思表示及行为;(6)是否有归还的能力;(7)未归还的原因;等等。”上述司法解释,从7个方面对判断“借款”是否属于“以借为名”型受贿提供了依据。

  结合上述规定以及实践中“以借为名”型受贿案件的特点,笔者认为,可重点从以下方面判断“借款”的真实或虚假。第一、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利用职权提供了帮助,谋利的“分量”如何,以及谋利与“借款”行为发生的间隔时间。重点考量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与出借人的关联程度,双方是否有具体的请托谋利事项,谋利事项的“分量”如何,是否足以支撑起“以借为名”型受贿的数额。比如,有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出借人仅仅系普通监管者与监管对象关系,无具体谋利事项,此时认定虚假借款要十分慎重;借款行为与谋利事项发生的间隔,若借款发生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请托人谋利过程中或之后不久,则虚假借款的可能性更大。第二、是否存在真实的借款需求。国家工作人员的借款理由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是否是生活必要的需求,如医疗救急等,若是虚构的,则虚假借款可能性大。第三、是否有完备的借款手续。真实的大额民事借款,一般都会采取书面协议的形式,约定借款双方名称、借款金额、利息、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要素,而虚假借款中,一般无完备的书面借款手续。当然,完备的借款协议,不必然意味着借款的真实性,还需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判断。第四、借款时是否提及归还借款的条件或期限。若借款时,国家工作人员明确归还借款的条件或期限,比如,待某套房屋出售后或理财到期时归还借款,则借款真实的可能性更大。第五、款项的真实去向和借款被归还可能性大小。借款后,资金是否真正被用于实际需求,比如,借款事由是用于看病,但实际却被用于个人理财,则证明虚假借款的可能性更大;若借款被用于归还赌债、给特定关系人花费、个人挥霍等,则证明国家工作人员想要归还的主观意愿较低。第六、有无还款意思表示和具体行为。普通民事借款,一般即使借款人无法按时归还借款,也会主动向出借人提及还款,告知归还的时间,若“借款”行为发生后,国家工作人员从不提及该笔借款,则证明虚假借款的可能性大。第七、出借人有无催款行为。正常的借款关系中,如果借款人逾期未还款,出借人往往会当面或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催要,如果借款行为发生后,出借人从未实施过催要行为,则证明虚假借款的可能性较大。第八、是否具备还款能力。若国家工作人员具备归还能力但长期不归还,则一般证明其无归还的主观意愿,借款系虚假的。第九、出借人是否将借款平账。若出借人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对借款支出进行平账,则证明出借人认为该笔借款不会被归还,虚假借款的可能性较大。

  本案中,从谋利事项看,甲帮助乙赚得1000万元,获利颇丰,双方具备“以借为名”行受贿200万元的基础;从借款发生时间看,甲公司刚支付完毕乙的工程款,甲与乙即发生了借款行为,借款与谋利事项相隔较近,关联度高;从借款事由和款项去向看,甲将借款用于炒股,同时其名下有400万元理财产品,借款的需求并非真实存在;从借款手续看,双方仅签订了一个借条,没有约定借款期限、归还日期、违约责任等;从支付手段看,乙提取200万元现金交给甲,甲将现金存入本人亲属账户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从归还能力看,甲年薪80万元,名下资产丰厚,足以归还乙的借款,但其在5年的时间内一直未归还借款;从有无索要或归还的行为看,自借款至案发有5年之久,甲没有归还借款、乙没有催要借款的任何行为和意思表示;从借款账目上看,乙已经以发放工资的名义,对借款进行平账。综上,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能够得出甲、乙关于200万元借款的行为本质属于“以借为名”型行受贿犯罪的结论。(艾萍)

相关阅读

  • 老赖难逃法网:详解欠款诉讼流程及强制执行措施丨颂冠普法

    老赖难逃法网:详解欠款诉讼流程及强制执行措施丨颂冠普法

      老赖,通俗意义上讲就是欠钱不还的人,法律意义上的“老赖”,一般是指有能力偿还债务,但是拒不偿还的债务人。   1、若欠款人已出具欠条,并约定了还款期限,但到期后却屡次推诿不还,债权人可直接持欠条向法院申请支...

    2025.03.26 01:43:02作者:adminTags:欠条打官司
  • 债务纠纷借条补充协议本

    债务纠纷借条补充协议本

      债务纠纷是社会交往中常见的疑问,其在金钱交易方面更是频繁发生。有时候,为了增加借款方与出借方之间的约力和法律效力,一份借条不足以解决所有的争议。 债务纠纷借条补充协议应运而生。在补充协议中明确了更详细的借款条件、违约责任等方...

    2025.03.25 16:19:02作者:adminTags:欠条怎么写范本
  • 不用起诉的借条模板:借条不需起诉直接实行文及图片

    不用起诉的借条模板:借条不需起诉直接实行文及图片

      借钱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是借条的关键性却不可忽视。一份详细的借条可以保障双方权益,避免借贷纠纷。今天咱们来讲一讲不用起诉的借条模板及其相关内容。   不用起诉的借条模板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借款人的基本信息、...

    2025.03.24 23:32:09作者:adminTags:欠条怎么写范本
  • 欠条几年不还钱会怎样判决案例

    欠条几年不还钱会怎样判决案例

      引语: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借钱的事情,为了确保双方的利益,很多时候会签订欠条。但是,如果借款人长期不归还借款,那么会发生怎样的判决呢?下面将通过案例来解答这个问题。   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欠款人长期不偿还...

    2025.03.24 07:09:59作者:adminTags:欠条官司
  • 个人还钱怎样写欠条及借款协议模板保证有效性

    个人还钱怎样写欠条及借款协议模板保证有效性

      借钱和借款是人与人之间的常见交易,但借款也会引发债务纠纷,故此在私人借贷时,建议写好欠条和借款协议。欠条和借款协议可以记录相关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各自权益。   七、违约责任:本协议任何一方违约时,应在违...

    2025.03.24 07:09:45作者:adminTags:欠条格式怎么写
  • 借条逾期不还利息怎么计算

    借条逾期不还利息怎么计算

      在当今社会中借贷表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个人之间的小额借贷还是企业间的资金往来借贷关系都必须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明确的借条。借条不仅记录了借款金额、还款日期等基本信息也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实际操作中借款人有时会...

    2025.03.23 14:36:11作者:adminTags:欠条格式怎么写
  • 以前欠钱欠条还不上怎么办如何正确书写以前欠款的欠条?

    以前欠钱欠条还不上怎么办如何正确书写以前欠款的欠条?

      有句话说得好:“借钱如同杀生,还钱如同救命。”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者经济困难,需要向他人借钱解决问题。然而,万一因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归还借款,该怎么办呢?这时欠条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依据,保护借贷双方的权益。...

    2025.03.22 22:08:26作者:adminTags:打欠条有法律效力吗
  • 欠账还钱打欠条的有效性及留意事

    欠账还钱打欠条的有效性及留意事

      引语:在生活中,借贷交易时欠条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权益。欠账还钱打欠条是不是具备充分的法律效力,以及怎样正确地编写欠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点。本文将就欠账还钱打欠条的有效性及留意事实施探讨。...

    2025.03.22 22:08:13作者:adminTags:打欠条有法律效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