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拆迁开始,以我的村庄为例。我的村庄在1998年被拆毁。 拆迁主要是为了建设一个港口、一个粮食仓库和一个钢铁厂,整个村子都要被拆掉,因为整个村子都在计划之中。村民们被分配到集体住房或邻村的住房地块。选择集体住房的人,每个月都要交房租(其实,没有人愿意交房租,都是村里交的,村里的钱从哪里来的?一切都是由村里支付的。选择住房地块的人必须自己支付土地和建房费用,另外,他们以后还得重新安置。这是有区别的。不同的是,在住宅小区的情况下,房产属于别人,可以永远居住,而且房东往往是国有的,而在住房的情况下,土地是自有的。
在我的记忆中,三峡地区的搬迁更早,范围更广。在我们这个地区的其他村庄,有土地被划出来作为三峡人的永久住房,我在广东和河南两省也看到类似的场景,那里有来自三峡的移民。它们可以被描述为要么被拆除,要么被重新安置。这是因为他们也失去了原来的家园和田地,虽然他们有了新的住处,但他们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我们这个地区,有关于根据新的农村总体规划进行搬迁的传言。我家现在住的地方是村里最好的位置,是在2000年规划的,当时有了汽车,所以每间房子都有足够的空间让两辆小车并排行驶,而且离公路很近,方便移动。相比之下,原来的村庄房屋是随机建造的,每家都留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不仅在春节期间人多的时候会出现交通拥堵,而且不在村道上的村民在家门口买不到车,也没有地方停车。
及到重新规划时,这意味着搬迁。正如我在农村其他地方看到的那样,他们许多人希望村庄被重新规划,而当涉的新村是一栋带院子的小楼,是一栋回收的原始房屋。
拆迁基本上意味着房屋或田地的损失,除非是小规模的拆迁,留下一些村民的房屋和田地。拆迁后总是要建安置房的,但就我们村而言,要看是否有土地可供村民购买。然而,在我的镇上将农村土地变成住房用地并不像2000年以前那样容易,在三峡这样的情况下,搬迁也是如此。然而,搬迁一般不是这样的,通常是在村庄的不同地方的不同土地上重建。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有了新的宅基地,而且田地也得到了保护,不会像我所在的村子一样,都成为无地农民。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同,搬迁补贴和拆迁补偿不能在各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所以必须以各地区的实际收入为参考。例如,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地区,拆迁会创造百万富翁,而在偏远地区则没有这么多钱。
总之,搬迁和拆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要搬到另一个地方继续生活。不同的是,拆迁后有可能失去宅基地和土地,而搬迁后有可能得到新的宅基地,土地也会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