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司法局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将党建工作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相结合,选聘一批优秀党员法律下沉基层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全面参与村务管理、协助修订村规民约、帮助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已累计提供法律咨询4.5万余次,帮助完善村民自治制度600项,协助修订村规民约、合同协议等1300份。
一是严把人员选任关。坚持“双向选择、考察选聘、属地优先、就近服务”原则,制定法律顾问选聘标准,将法律的能力、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作为重点选拔标准,优先选聘具有党员身份的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是提高党员覆盖面。坚持“党建+法律顾问”相结合,鼓励党员律师等积极投身法律顾问服务工作,目前共选聘法律顾问78名,其中党员律师占比32%。充分发挥党建品牌效应,发展优秀法律顾问、青年律师成为党员,目前已有3名法律顾问递交。三是打造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增强党员身份意识、服务意识,将亮身份与亮职责相结合,鼓励党员法律顾问“当骨干、做表率”。根据镇街、村居反馈情况,将工作成绩突出的党员法律顾问作为“党员示范岗”重点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在法律顾问群体中形成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的良好氛围。
一是当好村居管理智囊团。与社区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法律顾问每周到村(社区)坐班半天,帮助解答合同审查备案、物业管理等法律问题,促进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到村(社区)内部公共事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在2021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法律顾问以第三方身份参与换届选举各阶段的法律监督,对换届选举的政策文件、选举方案、选举流程等进行把关,认真开展“法律体检”,累计提供法律服务137次。二是当好纠纷化解暖心人。法律顾问以兼职人民调解员的身份加入当地调解组织,利用特有的实务经验和法律知识,促使矛盾防范和化解更有“法律底气”,从而避免社会矛盾的蔓延与溢出,使矛盾纠纷实现“专业化”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社区)”。今年以来,全区法律顾问累计参与治危拆迁、重大矛盾纠纷化解40件次。三是当好普法教育宣传员。利用面对面交流,电话、微信及时沟通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客观告知法律风险。每季度至少举办1次普法讲座,引导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协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群众办理援助申请手续,提供可参考的法律服务建议。自2017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讲座5800余场,村(社区)班子普法学习1200余次,协助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申请300余件,有力提升了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按照“统一上墙、统一规划、统一台账、统一档案”的“四统一”原则,制作了法律顾问信息公开牌、工作台账、工作日志,及时进行公开,方便群众寻求法律服务。积极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管理系统,通过手机APP自动定位打卡、上传工作日志等形式,有效规范法律顾问的日常行为,切实将法律服务做得好、做到位。二是建立学习培训机制。编印《法律顾问常用法律、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指导目录》《法律顾问主要法律业务操作要点》,定期组织开展法律顾问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网络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法律顾问履职尽责能力。三是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实行法律顾问上门服务、预约服务、便捷服务、坐班服务工作制,制定《法律顾问行为规范》《法律顾问参与群体性案件(事件)工作指引》《法律顾问工作考核办法》,列出5条一票否决项,以扣分项与加分项相结合的方式对履职情况、基层评价、遵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情况等进行赋分,考核结果与服务费用、评优选先直接挂钩,有效推动法律顾问认真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