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者,君临天下也,聚天下之才,扬名天下;征者,信服四方也,集四方之财,泽被四方”,是为国征。《金律良言》第四季第六期走进北京国征律师事务所,不动产征收领域专家吕国华主任律师做客本期直播,与20余万凤凰网友在线论道“拆迁”话题。
近日,一则《每天被点十几单外卖骚扰到深夜,竟是亲人因动迁纠纷的报复》新闻报道登上了热搜榜,据市民邓老伯反映,自己从来就没有叫过外卖,但从去年年底开始,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好多外卖小哥上门送餐,十几天来已累计一百多单,让他不堪其扰。经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家庭内部的一起动迁官司,邓老伯遭遇了对方恶意点单骚扰。因为邓老伯家有户口落在侄女家,但是动迁时邓老伯没有拿到动迁款。因为动迁纠纷,邓老伯便和邓小姐家打起了官司,而每天恶意点单的人就是这位侄女邓小姐。
我们经常听说的拆迁方与被拆迁方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少耳闻被拆迁家庭内部,会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产生过激矛盾的事件。但是,吕国华律师在不动产征收领域执业多年,经历过的拆迁案件数不胜数,见到过很多类似案件,现场就分享了一个较为经典的案例。
张老伯(化名)有一处房产,建房时是大女儿出的钱,大儿子出的力,房产证署名是二儿子,但在三儿子结婚时,该房产被许给三儿媳当聘礼。当此处房产面临拆迁时,与拆迁方发生补偿纠纷,经过吕律师团队代理诉讼后,张老伯得到丰厚的拆迁补偿。但,家庭矛盾也因此而起,不仅当时为此处房产出钱出力的儿女站出来要分得拆迁补偿,就连最小的女儿也称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以理应受到照顾为由,加入了这份补偿款的争夺当中,最后,这一家人在吕律师的调解后,才停止争吵,回到家庭的最初模样。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产价值不断提升,在面对拆迁的巨大利益时,不仅当事人与拆迁方之间的矛盾会凸显,被拆迁方家庭内部也很有可能因为巨大的利益而产生分歧、矛盾甚至产生过激行为。”吕律师在分析因为拆迁所引起的家庭矛盾时也表示,清官虽然难断家务事,但是作为拆迁领域代理律师,在帮助当事人争取最大合法权益的时候,也会兼顾调解家庭内部矛盾的职责。改善生活本来一件好事,希望不要因本可避免的矛盾而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
2017年最火爆的电影非《战狼2》莫属,56亿的票房让吴京迎来了自己的时代。观看过影片的观众还依稀记得影片开始的桥段:男主人公冷锋护送战友的骨灰回家,恰好赶上战友家被“非法”,由于施害方咄咄逼人并口出威胁,忍无可忍之下,冷锋踢死非法强拆者为战友家庭“戒除后患”,而后,自己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需要这样的“冷锋”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遇到危难的时候,都期盼着有这样一个英雄朋友能够出手相助,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但是,作为律师来讲,我们同时也不希望在遇到类似情景时,我们的“冷锋”以这样的方式及结果,来进行帮助。如果有更好、更理性的处理方式,那么最后多方的结果可能是和谐的。
“拆迁直接产生的纠纷属于民事领域,但是由于一些当事人的不理智,甚至最终上升到刑事问题,比如以前我们曾经看到过的新闻,一个当地拆迁班主任,在公交站台等车,被多年前自己办理过的一起拆迁案相对人行凶致死。行凶者最后未逃离现场,并让周围群众报警,最后伏法。”吕国华律师在分析拆迁方与被拆迁方这两大矛盾集团话题时,举了很多因为行为过激所导致的悲惨案例,在号召当事双方都要理性处理问题的同时,他也表示,作为该领域律师,自己除了在办理具体案件时积极调解矛盾依法维护当事益的时候,更结合自己执业经验及学术研究,与北京大学的教授导师及领域专家,积极地促进相关法规完善。
2009年吕国华律师与北大多位教授及领域专家针对行业法规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建议,于2010年上书全国会建议审查《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并将拆迁事宜规范化,最终《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被2011年1月21日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废止,不再具备法律效力。
2007年,亳州市某县土地储备中心因土地储备项目,将当事人蒋先生等人的房屋划入拆迁范围。部分被拆迁人劝导蒋先生参加维权,蒋先生认为和政府打官司不可能有好结果,加以拒绝。等绝大部分房屋拆除完毕,剩下十八户老弱病残的时候,蒋先生感觉再不站出来,大家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于是决定维权。
蒋先生一开始委托了北京某专打拆迁官司的知名律师,但该律师与政府接触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补偿安置方案希望蒋先生等人接受,否则不再代理。蒋先生愤然解除了和这个律师代理关系,然后带领十八户找到吕国华律师,共同委托吕律师提供与本次事件相关的全部法律事务。
经过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千多个日夜的付出,蒋先生最终取得了合理赔偿金额,包括补偿款、周转金、安置费等各个款项累计总额超过初始评估价格近十倍。而后,吕国华律师和蒋先生又共同帮助其他被拆迁人逐一签订了补偿协议,结果都很满意。
3、函谈未果:吕律师为这个案件写的律师函抄送给了上至国务院,下至某县政府的各级行政机关,律师函直接促使当地政府派官员来京协商谈判,但因双方分歧巨大,最终谈判破裂;
4、“强拆”落泪:这个案件就在吕律师开庭的时候,拆迁方已经对房屋进行了动工。开庭审理到一半,旁听的群众突然全部离席,临走告诉法官蒋先生的房子正在被拆除,吕律师气极而泣,感觉法律的尊严被挑战,对方有意选择开庭的日子进行动工,背后意图太过明显。
5、当庭胜诉:这个案件在诉讼环节出现了已经死亡的原房主被列为行政裁决的行政相对人的情况,由于死者并不能履行行政裁决设立的义务,也不能行使行政裁决设立的权利,因此,这样的裁决根本无法履行,被法院当庭撤销,另外裁决依据的评估结果,不是由被拆迁人协商选定的评估公司评估出来的,而是由政府指定的评估公司评估的,这样的裁决也无法获得法律的支持;
6、偷拆房屋:18户家庭从法庭离开后,就到了强拆现场,围观群众上千人,蒋先生无奈之下以血肉之躯挡住了拆迁队伍,房屋暂时得以保全。数日后,房屋在蒋先生一时疏忽之下,被偷偷拆掉。
7、行政调解:这个案件吕律师采取的策略是“连环诉讼”,所以到了当事人收获的时候,法院还有很多案子没有结案,办理这个案件的亳州中级法院一位法官创造性地提出了行政调解的思路并付诸实施。其实2015年行政诉讼法修改之前是禁止行政案件调解的,但这位法官说只要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利益,没有啥不可以,他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法官,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结果全国第一份加盖人民法院红色印章的行政案件调解书就在他手里诞生了。
8、精神赔偿:在该起案件中,蒋先生一度被质疑是不被国家允许的打着“宗教”旗号的组织中成员,在查清后也取得了相应精神损害赔偿;
9、集体胜利:这个案件蒋先生带领18户被拆迁人共同实现了维权目标,无一人被落下,大家都很满意,其中发生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故事。
10、启动问责:这个案件政府最终启动了行政问责程序,某县房地产管理局局长因此被撤销了行政职务;
11、角色转换:这个案件的蒋先生在吕律师的引导下,走上了学法、用法的路子,仅仅高中毕业的他,开始自考,获得高等教育学历后,又参加了司法考试,现在已经是一名律师了,过去,他是吕律师的当事人,吕律师为他服务;现在,他是吕律师的朋友,也是吕律师的同行,每天为其他当事人服务。
12、促动变法:这个案件不仅成功维护了18户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后来已经签订协议的当事人也陆续找到吕国华律师,与行政、司法机关协调解决这个事情,这些人后来也获益了。这个案件跨的年限比较长,正好跨越了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临近废止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
正是这个案件带给吕国华律师带来很多思考,直接促使吕国华律师决心和北大教授们一起推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废止。
在节目的最后,吕国华律师针对在面对拆迁征收的时候极易导致维护自身权益失败的十大心理:1、消极对待 2、坐以待毙 3、攀龙附凤 4、迷信盲从 5、相互攀比 6、患得患失7、急于求成 8、过于乐观 9、得寸进尺10、以命相搏。
拆迁,本应是一件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的好事,是推动城市建设的好事,希望作为被拆迁人,能够理性对待这一事,更希望拆迁方能够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照章办事,让我们共同努力,将社会推向更美好的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