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拆迁案件中,因为被拆迁人处于弱势地位,那么一旦自己的合法财产在拆迁过程中被征用,受到违法拆迁行为侵害时,应该如何寻求救济呢?大部分人选择或者寻求法律救济,但在不同的阶段被拆迁人利益受损时的救济途径不同。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提起民事诉讼,但最常见的是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那么被拆迁人应如何提起行政诉讼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相关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拆迁纠纷行政起诉状包含内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拆迁纠纷行政起诉状的诉讼请求是正文的第一项内容,即是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根据行政案件的特点,原告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主要有;部分或全部撤销处罚决定;变更处罚决定;提出赔偿损失等。如例:撤销被告发出的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书;责令被告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
诉讼请求要表述明确、具体。原告可以针对被告具体行政行为的性质以及自己的权益受损害的程度,依法提出恰如其份的请求。
事实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起诉状必须写明被告侵犯起诉人合法权益的事实经过、原因及造成的结果,指出行政争议的焦点。如果是经过行政复议后不服提出起诉的,还要写清楚复议行政机关作出复议决定过程和结果。
理由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分析,论证诉讼请求合理合法。例如,对被告侵犯起诉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案件,原告要着重论述被告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不真实、证据不充分;或者违反了法定程序,所适用的法律有错误;或者被告纯属超越职权范围、滥用职权的行为;或者该行政处罚过重,侵害了原告正当权益等。其理由应根据案件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但引用法律、法规条文必须准确,理由务必充分。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这部分内容要求原告就诉讼请求、列举的事实、阐述的理由所举之证据,应当详细、分明,以便人民法院在办案过程中核对查实。
拆迁纠纷行政起诉状结尾应该还包括送达的法院,拆迁纠纷行政起诉状书写的日期,和其他备注材料,份数等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