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东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东营市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奎庆,市住房城建管理局调研员于宪政、市水务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宏国、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董藏收对《东营市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水电气热过户“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奎庆就我市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有关工作模式及有关工作要求进行解读。
为认真贯彻《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发﹝2021﹞7号)、《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营市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21﹞7号)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针对群众办理二手房不动产权证过户后需要再到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重复提供各种材料办理有关过户手续,耗费时间和精力等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聚焦矛盾焦点,深入调查研究,会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市水务局、市大数据中心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东营市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水电气热过户“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通过关联部门流程、环节合并、信息共享,将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水电气热过户等多项业务集中组合为“一件事”办理。
省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便民服务平台、市不动产登记统一管理平台设置水电气热过户协办申请选项,群众申请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可根据自愿一并提出水电气热过户申请,二手房过户后不动产登记系统实时向相关水电气热供应机构推送不动产登记过户相关信息字段要素(包含群众提出的水电气热过户申请材料等),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凭过户申请及有关不动产登记信息为群众办理相关过户手续。实现提交一次申请、一套材料,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系统对接”模式,由具备条件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与不动产登记系统对接,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并提出申请后,由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将协办信息推送至水电气热供应机构,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
二是“配置账号”模式,对确实无法实现系统对接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通过“区块链”技术为各相关机构配置查询账号,水电气热供应机构自行登录账号查询下载有关协办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办理。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接口开发、系统对接、协办信息推送等工作;市住房城建管理、水务部门负责组织督促指导各水气暖供应机构建立过户协办信息调取机制;各水气热机构负责具体实施系统和业务对接,安排专人定时登录帐号,及时办理过户业务并将办理结果反馈申请人。
目前,市供电部门通过数据共享房屋过户数据及材料的方式,为19000多户群众办理了电力过户手续;水气热协同过户手续正在逐步有序实施。
作为城镇燃气、集中供热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省、市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气热过户协同办理要求,我局先后多次对全市燃气、热力企业服务区域、业务系统建设及运行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确定了各燃气、热力企业协办方式。组织具备系统对接条件的企业按要求完成接口开发、功能测试等相关事宜,确保不动产登记平台与企业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对不具备系统对接条件的企业,通过配置查询账号,安排专人每日登录账号及时办理过户业务。目前,气热协同过户手续正在逐步有序实施,下一步,我局将加强督查督办,确保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气热过户网上协同办理高效运转。
市水务局积极配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区块链”技术完成二手房办理不动产及用水手续过户工作,明确了能一次性过户的用户办理范围及办理程序。
目前,东营市自来水公司、鲁辰水务有限公司等供水企业已完成对客户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系统操作培训工作,供水企业的登录账户已完成分发。协同办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因系统会推送客户敏感信息,两公司专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保密业务培训,并签署保密承诺书,充分保障用户资料安全。
经前期统计,我市中心城共有240个小区(东城70个小区、西城170小区)属于供水企业直管到户的小区,市水务局已将上述小区名单报送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并在不动产手续办理窗口公开,名单内小区用户所属不动产可以在不动产办理窗口直接办理用水过户手续。实现提交一次申请、一套材料,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与用水过户协同办理。
接下来,市水务局将督促供水企业不断优化流程、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在供水保障和服务方面持续改进提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奎庆回答:对这个问题,请不用担心,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根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发展改革、住房城建管理、水务、大数据等五部门《东营市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水电气热过户“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打造了一套流程,设计了全新的《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热过户协同办理申请表》,申请人只需了解水电气热供应单位名称或申请中明确房屋所在小区,系统将自动识别挂接把相关申请表及材料等推送给相关水电气热供应机构,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根据协办申请为用户办理过户手续,无需申请人再到各水电气热供应机构重复跑腿。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奎庆回答:该项业务是根据买卖双方意愿及水电气热使用的客观情况(如:用水及用热等是否有欠费等),当事人可选择水电气热一并办理,也可仅选择其中之一或不选择均可。
据了解,“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电水气暖过户”一件事是今年我市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之一,也是大数据创新行动重点打造的应用场景,能否做一下详细介绍?
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董藏收回答:近年来,市大数据中心将数据资源整合共享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通、聚、用”的工作思路,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务大数据平台,梳理数据资源目录8千余个,开发数据接口1万余个,接入全市510余个部门单位,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数据贯通;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地理信息、电子证照、宏观经济和公共信用等“六大”基础数据库,汇聚数据5.3亿余条,初步打破了“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开展了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大数据创新应用突破行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打造了“退休一件事”、“身后一件事”、义务教育入学网上报名等200余个应用场景,其中,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电水气暖过户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大数据中心共同打造的“双全双百”便民服务场景,主要是通过数据共享和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二手房办理不动产证及电水气暖过户手续繁琐问题。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托政务大数据平台,为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共享了电子身份证、结婚证、营业执照等10余类数据,并创新性的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通不动产登记和水电气热机构间的系统壁垒,实现业务协同办理,极大减少了市民办理不动产及相关业务的材料,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领先性,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便捷,改变了原有部门间业务协同,需要系统点对点对接,开发周期长的难点,各部门业务系统只需与区块链平台对接一次,即可实现系统“打通”;二是高效,不动产业务系统只需将有关数据“上链”,即可完成向协办单位的数据推送,提高了数据流转效率;三是安全,“上链”数据全部采用密码技术进行加密,具有指定权限的单位才能查看,对操作记录全程留痕,保障了个人隐私数据的安全。截至目前,已为全市4家自来水公司、11家供热管理机构、21家燃气管理机构、1家供电公司创建了区块链账户,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我们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大区块链和大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充分体现数据价值,让群众享受到大数据带来的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