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东五环的高碑店开往燕郊,大约25公里,鸿渐每天通勤将近1小时,碰到堵车还会延长。为了省点油钱,他一般都会顺路捎人,至今他已经做顺风车车主2年。
第一次开滴滴顺风车是在2018年年初,他刚购车不久,上了临时牌照,打算开车从北京回一趟老家江西。路途1800公里,鸿渐接了几位乘客的拼车单,想着这样一来一路能有人说说话,防止疲累滋扰,影响驾驶安全。
他平时的工作,也主要是聊天。5年前,鸿渐从媒体转行从事婚姻修护师。简单来说,这份工作需要做的,就是听男女双方各自倾诉他们的感情问题。
他最近遇到一位女学员,丈夫突然离家出走,并起诉离婚。女学员想挽回这段感情。鸿渐和她前前后后沟通不下10次,逐字逐句分析她和丈夫吵架的200多张聊天记录,每张截图能分析半小时。“单凭一句‘你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无法解决问题,我的工作是通过大量客观事实探究他们婚姻破裂背后的。”
鸿渐了解到,女学员当了16年的全职太太,多年来都是丈夫赚钱养家。她时常对丈夫抱怨与婆婆的关系,吵架会控制不住摔东西打人。提出离婚前,她的丈夫事业受创。鸿渐猜测,是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引爆丈夫积压多年的不满,最终导向了离婚。他帮助学员理解丈夫,并教导平和沟通的技巧。最终,女学员不再认为自己被抛弃,转变为平等商量的心态,丈夫也不再逼迫她立刻离婚。
有些沟通理念,鸿渐是从开顺风车的经历中学到的。一个周末,他接了早晨6点半的单,乘客提前跟他反复确认过时间,他还是因为没能早起而错过了行程。那位乘客打了好几通电话,见他没接就另外打车走了,还给他留言,表示自己取消了订单,跟平台方作了说明,不会投诉他。他给对方发了多条道歉信息,乘客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啊。”
这事启发了他。工作时,鸿渐总会遇到学员抱怨自己的对象情商低,他习惯用这位乘客举例,觉得所谓的高情商的沟通套路,都无法适用在每段关系里,真正以一当百的技巧是理解,因为只有真正地理解彼此,才会说出恰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