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出现纠纷有可能会引发肢体接触导致,不管谁是谁非,过激的行为会涉及到民事、行政以及刑事责任,实施违法拆迁的拆迁方也好,面对殊死抵抗的拆迁户也罢,都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责任,否则触犯法律承担责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通过法律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例如暴力、威胁、断水断电等方式迫使拆迁户搬迁的,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明确说明了,在拆迁过程中通过违法行为拆迁构成刑事责任的要依法追究责任。今天我们北京京康律师事务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学物权与土地制度研究所联席所长史西宁律师专门汇总了再拆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刑事责任的情况。
根据《刑法》的规定,因故意伤害他人的,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拆迁过程中,导致人员受伤,一般多发生于强拆环节,一方拆另一方抵抗,加之机器、场景的种种渲染,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人员伤亡,这样悲剧的案例有很多,不管谁对谁错,一旦触发法律,都将承担责任,所以双方都需要了解过激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如果情节严重或数额较大,就会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将受到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同样经常出现在强拆环节,拆迁方通过手段要强拆房屋,对室内的合法财产不管不顾,全部损坏,或者房屋为合法房屋,直接违法强拆,就有可能触犯故意损坏财物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