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起案件的原、被告双方是亲兄弟,在早年分家时将家中较好的两间祖宅分给原告哥哥,剩余房屋分给被告弟弟。后原告成家后在外另盖房屋居住,分给原告的两间祖宅一直由原告放置杂物,2018年因征地拆迁要占用老房子,弟兄两个协商将原告的两间房屋丈量时均登记在被告名下,等拆迁款下来再由被告转给原告,双方还对此写下了协议。2021年拆迁款下来后,经原告多次索要但被告一直未予以兑现,原告无奈只得诉诸于法律手段并将被告告上法庭。
受理该案后,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分析后,案件并非像起诉书所描写那样看起来这么简单,经过走访了解,办案人员得知近些年兄弟两个各自成家,因家务事产生诸多误会,加上平时兄弟两个各自忙于生计,沟通交流较少,导致矛盾越来越大。得知此情况后,办案人员和原、被告双方多次沟通,觉得双方如果能够解开误会,定能化解恩怨。
于是在开庭之前,兄弟二人在办案人员的引导下,互相袒露心声,敞开心扉,诉说了这些年来的大事小情,和办案人员一起拉起了家常,你来我往中办案人员找准时机进行释法明理,向兄弟两讲道理,说法理。经过办案人员的耐心沟通讲解,终于明白该案件的关键在双方母亲身上,原告认为母亲在被告家里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被告认为原告就该案提起诉讼,没有充分考虑母亲的感受很不孝顺。就此问题,兄弟两谁也不愿让步。
后来,经过办案人员的耐心劝说,兄弟两终于愿意接受调解,放下矛盾,并且就母亲的赡养问题达成了进一步和解,妥善安排好母亲的养老问题。案件就此顺利解决,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扩大,并且一举两得,化解了两家多年积怨。事后,原被告均对办案人员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