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制网山东讯(本社记者 常明)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法学会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主线,以提能力、强实效、聚合力、扩影响为着力点,努力推动法学研究、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在继承发扬齐文化中弘扬推进新时代法治文化建设。
临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关于加快推进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强调,要加强法学会基层基础建设。贯彻落实《山东省法学会改革方案》,协调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区法学会机关调整为群团机关。区委政法委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坚持法学会机关和政法委机关一体化建设,支持法学会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定期发展新会员,不断吸收法学法律工作者加入。目前,全区共有法学会会员600余名,团体会员3家,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
临淄区委政法委、区司法局、区法学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基层法律工作(服务)站建设的通知》和《关于探索建立企业法律服务站的通知》,推动工作进一步落实。
一是完善镇(街道)法律工作站。依托综治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现全区12镇(街道)法律工作站全覆盖,打造集调研、交流、服务、实践等各项功能于一体的工作平台,提高源头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是建立社区法律服务站。建立“五位一体”社区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研究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和需求,讨论协调社区重大决定和活动。打造集法治文化广场、普法宣传栏、普法活动室等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实行网格化管理,融合人民调解室、法律顾问工作室、社区警务室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引导居民树立法律维权意识。
三是探索企业法律服务站。建立全市首批6家企业法律服务站,立足企业实际需求,畅通企业服务渠道,不断推动企业法律服务提档升级,形成崇尚法治、依法经营、自觉维律权威的营商意识和氛围,助推营创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设立志愿者法律服务站。解决志愿服务活动中法律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化解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开展社会救助方面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线民生热线化解矛盾纠纷,让调解更专业。
临淄区法学会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契机,积极链接各类资源,进一步探索“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下的法治实践。
一是发挥传统文化优势。发挥全区108处法治宣传基地作用,将开放、务实、包容的齐文化与宪法法律相结合,利用法治文化公园、法德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基地及时宣传民法典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法治宣传教育效果。深入挖掘齐文化法治资源,提高法治宣传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使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二是形成普法工作合力。印发《2020年临淄区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系列活动的通知》《2020年临淄区“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法治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各级各部门凝聚共识,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深化法治文化实践。开展“齐文化与法治研究”论坛征文活动,充分挖掘齐文化中的法治元素,促进齐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融合,打造临淄“齐韵法治”品牌工程,服务推进文化名城建设。
临淄区法学会充分发挥齐鲁法治文化规范引领、春风化雨、优化环境的作用,正在努力为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打造平安山东、法治山东“金招牌”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