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跌破10万亿了

  周六《地产头条》,网罗每周房地产行业的大事要闻。本周房地产行业又有哪些动态?明源君已经帮大家汇总起来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4.1%。新建商品房销售额96750亿元,下降17.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17.6%。

  2024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32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0.6%。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6.2%。

  尽管9.26新政以来房地产有所升温,但依然扭转不了全年颓势。2024年房地产的销售额及销售面及都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2025年房地产想止跌回稳,还得打硬仗。

  就在16日,某权威媒体报道称,祝九胜于1月15日被公安机关带走。随后消息在网上发酵,多家媒体发布了相关新闻并表示向万科进行了核实。

  长期以来,万科被视为行业优等生,在行业内具有极高关注度。随着碧桂园、恒大、融创等规模房企相继暴雷,万科的风吹草动更是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只能说,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是惊弓之鸟状态,任何一点不利消息,可能都会被无限放大。

  天眼查显示,近日王健林新增1条股权出质信息,出质股权标的企业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集团”),质权人为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质股权数额为240万股。

  所谓出质股权,是指股东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作为质押物,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股东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公司股份作为担保,从而获得资金,而无需出售股份,避免控制权丧失。

  天眼查显示,万达集团成立于1992年,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家以从事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商业地产投资及经营、酒店建设投资及经营、连锁百货投资及经营、电影院线等文化产业投资及经营等,法定代表人为王健林。AI创意工场,天天有内容,周周有爆款

  珠海万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万达商管的全资孙公司,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这几年,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万达开启了断臂求生模式,先是卖掉万达广场、万达电影、游艇公司等资产,如今又质押万达全部股权。对此,也有媒体解读认为,轻资产转型是万达的既定战略,这也是转型一种举措。

  根据公告,2023年,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743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170万平方米。2023年全年实现总收入约为4010亿元,同比减少约6.8%;实现净亏损2009.62亿元,归属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784亿元。

  2024年上半年,碧桂园连同其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6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265万平方米。期内,实现总收入约为1021亿元,同比减少约54.9%;实现净亏损150.64亿元,归属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8.42亿元。

  补发财报之后,接下来碧桂园还面临两个艰巨任务:债务重组和保交房。2025年对碧桂园来说注定也是不轻松的一年。‍

  据新闻报道,该楼盘主推的是89-107㎡3-4房,总价69万起。楼盘带精装交付,目前已经接近现楼状态。

  众所周知,目前各地按规定的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为15%。那么,60多万的房子,9.9元首付是怎么来的?

  当地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工作人员回应,该项目活动只是把首付延迟支付,并不是首付只花9.9元,其实就是开发商先行垫付首付,后续买家再和开发商签合同,最后均摊在月供,或是后期再支付延交的首付。

  这种“降首付”的套路其实早已有之。在合规层面存在一定的风险,此前有些地区已经发出警示,让购房者不要盲目轻信“零首付”“经营贷”“消费贷”等购房模式,做好风险评估,避免“房贷两失”。

  房企为了加速项目去化,可谓花样不断。送股票、送汽车、送黄金等手段早就司空见惯,首付垫子虽然早就有之,但房企与购房者之间大多心照不宣。如今竟有房企敢于如此高调宣传,可见房企对于销售回款有多迫切。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18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近30年的长周期繁荣,经历重大的转型,并寻找新的均衡点。

  “我们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一方面)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优化相关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加上经营主体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的自我修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潘功胜表示。

  潘功胜还指出,2024年10月份以来,中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连续2个月同比增长。近期中央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于回收闲置的存量土地,新增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这将加快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的止跌回稳。

  2024年9月份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积极作用。近几个月,房地产销售明显回升,部分城市房地产销售创下近年来新高。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房价数据。70个大中城市中,23个城市新房价格上涨,环比11月增加了6个。

  2024年12月份,70城新房价格指环比下跌0.1%,跌幅比11月份收窄0.1个百分点,跌幅连续3个月收窄;同比下跌5.7%,跌幅比11月份大幅收窄0.1个百分点。

  一线月份以来首次反弹。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别环比上涨0.5%和0.2%;北京和广州则均下降0.1%,但跌幅比11月分别收窄0.4和0.2个百分点。

  一二线城市房价止跌甚至上升,对于全国楼市来说有风向标作用。这也反映出了前期政策对于市场止跌回稳的显著作用。

  此前我们也提到,政策窗口期已经变得越来越短。存量政策陆续落地以后,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增量政策继续为房地产护航?拭目以待。

  1月14日,上海市区域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

  《方案》提到,将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上海市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到2026年底,全面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到2027年底,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工作。

  城中村改造是现阶段扩内需、稳投资、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的重要一环。从今年各地公布的目标来看,许多城市都在进一步扩大城中村改造的规模与力度,为房地产注入新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