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房产归属问题解析

  离婚财产分割是离婚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房产归属问题更是引起了很多争议。根据不同的情况,房产归属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定结果。

  如果夫妻一方婚前支付首付购房,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房屋登记在首付支付方名下,离婚时房产归登记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未偿还的属于获得房产一方的个人债务,离婚时需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如果一方婚前全额出资购房,婚后才取得房产证,这种情况下房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如果婚前一方父母全额出资,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离婚时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已经登记的房产。如果父母只出了部分购房款,剩余购房款由夫妻共同还贷,离婚时一般会将房子判归双方所有,并对婚内共同偿还的及房子增值进行补偿。

  如果双方出资购买房屋,但产权登记只在一方名下,离婚时未登记方除非有证据证明自己有出资且出资不属于赠与,才可能请求分割房产。否则最后可能会人财两空。

  根据合同法,离婚财产分割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得到法律的肯定,并应全面履行协议约定的内容。

  离婚财产分割中房产归属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双方能达成协议,可以按照协议分割房产。否则,法院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