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设计微案例(七)(完结)

  这也是一个经典的商业股权的案例,我也提过很多次,今天稍微详细一点来说明复星集团的股权设计的先进理念。‍‍‍‍‍‍‍‍‍

  实线框内公司是复兴集团并表企业,而虚线框内公司是复兴集团非并表企业。阴影框内公司是复兴集团C端置顶渠道。浅蓝色框内公司是复星医药的投资,浅框内公司是豫园股份的投资,浅橘色框内公司是复星旅文的投资,浅紫色框内公司是海南矿业的投资。

  当然集团或者其他子公司还有混合投资其他企业的情况,所以复兴集团实际占股一家公司的比例也许会更多。这些都可以在相应的网站查询到关联关系。但这么一艘大船在最开始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就不从1992年的复星创立开始说起了。2004年,为实现复星海外整体上市,当时的复星四剑客郭广昌、梁信军、汪群斌及范伟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成立复星国际控股,四位创始人分别认购复星国际控股一定份额的股权,认购比例和大致的架构如下图所示,复星国际控股持有上市公司复星国际78.2%的股份,拥有绝对控制权。不知大家能否看出其中的巧妙设计之处?

  首先,从四位创始人的股权占比可以看出,四人股权占比差异较大,郭广昌占比最多,这说明其一定是四剑客中的核心人物;而且郭广昌的股权占比超50%但未超60%,也就是说郭广昌对整个复星国际控股有相对控制权,但又不是一股独大。这意味着即使这四人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郭广昌对公司除合井、分立、解散、变更章程等重大事项外的其他一般事项拥有決策权。

  其次,四位创始人中汪群斌和范伟股权占比最少,但也达到10%,这意味着即使股权占比最小的股东对公司的经营决策也有相应的控制权。按照《公司法》规定,拥有10%表决权以上的股东提议时,可以召开临时股东会议。此外,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造成股东利益严重损害时,可以申请解散公司。这就提高了小股权的话语权。

  然后,我们也看到郭广昌的股权加上其他三位创始人中任何一人的股权,他们的股权占比都将超过67%。也就是说,只要郭广昌和其他三位创始人中的任何二位达成攻守同盟约定,他们对复星国际控股就有了绝对控制权,进而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就有了决策权。相信对于郭广昌来说,正常情况下,争取其他三人中的一位支持其决定难度应该比较低。

  相对的,只要除郭广昌以外的其他三位创始人,他们如果形成统一战线,他们共同的股权占比将超过34%,也就是对复星国际控股的重大事项拥有了否决权,也就可以制约郭广昌的一些重大失策,防止出现大股东的强断专行。

  但是,这种制衡仅限于三个人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位创始人不支特或保持中立,这种制衡将不复存在,也就不再能够对重大事项行使否定权,这也增加和提高了否决权可能会使用的条件,有利于公司高效决策。

  1、在创业初期,一定要控制股东人数,不宜过多;股东或合伙人之问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基于职责和对公司的贡献分配股权,股权结构最好能基于股东的价值贡献有动态调节机制,结构尽量简单。

  2、创业期公司股权千万不能平均分配,一定要明确一个实控人,确保其对公司经营能有决定权和话语权,从而保证公司决策高效,及时调整业务方向,防止出现因股东意见分歧而导致经营的混乱。

  3、创业初期股权结构的设计要提前规划和预想未来的融资计划、股权激励计划和上市安排等,倒推设计最初期的股权结构安排,避免未来股权稀释危机。

  4、在合伙创业时一定要提前设计并约定好合伙人的退出机制,管理好合伙人期望,“人退股退”。2013年和2017年,复星四剑客中的范伟和梁信军相继离职,他们所持的复星国际控股的股权都被回购,这说明复星肯定提前做好了退出机制的设计安排。

  5、创业公司在设计股权结构时,需要考虑并预留一定比例的股权用于后续的股权激励计划,避免影响公司招募人才的情况。

  复星集团过去30年的故事,是郭广昌拿着3.8万元创业资金,将复星总资产扩大至8500亿元的故事,资本版图扩大至钢铁、房地产、医药、零售和金融服务以及战略投资领域。

  早期的复星集团,是靠着自己的一点点资金积累起家的,一步步走上的并购路线。以产业投资为主,重点发展反周期行业,非常重视现金流。虽然做了六大产业,但是逐渐就从单一产业发展成了基于金融平台的多产业投资平台。坊间也称之为中国金融圈九大派系之一:复兴系。

  2014 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创历史新高。而复星国际在这一年也完成了 11 桩并购,对象包括葡萄牙最大保险公司 Fidelidade、Ironshore 保险集团、德国私人银行 BHF Bank、日本 IDERA 资产管理公司等。

  2015 年,郭广昌在复星国际股东周年大会和股东论坛上称,“复星要一手打造一个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同时要做一个植根于中国的有全球整合能力的集团。”

  此后复星就一路走上了买买买的道路,而郭广昌本人也于2019年以 44 亿美元的身家位列 2020 福布斯亿万富豪榜第 401 位。

  但资本版图这种东西,玩得好就是“飞轮效应”,玩不好就成了“多米诺骨牌”。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复星系在过去十几年里发展得顺风顺水。但最近几年受新冠疫情和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关系影响,复星系似乎遇到了大麻烦,一改过往“买买买”的战略,不断减持资产。

  2023亚布力论坛,郭广昌回应“卖卖卖”,他认为卖出去不惨,卖不出去才惨。在我看来,复星集团的债务风险总体是可控的。主要是,复星集团的投资回报率都相当高,白酒行业股份、复星医药的控制权,收缩了一些投资版图,“地主家”还是可以有很多余粮的。

  按照我最多一天只能研究一个案例,在股权架构上的案例研究我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了。今天把复星集团作为最后一个案例,也算是一个愉快的结束。

  因为我精力有限,这些案例我就不做分类了。在我看来顺序、分类对于研究股权设计并没有太大意义,毕竟一个企业一个做法,要深入企业了解实际情况。如果和我一样是经济师、财务官、合伙人的朋友,希望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增加实操经验,想帮我整理完整,我当然是非常高兴你的加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