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法》规定除国家规定的国有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外,其他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宅基地。有宅基地才能在农村建房,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有村集体成员的可以享有,非本村村民无法申请宅基地,换句话说
没有房子拆迁的时候自然没有补偿,但是《土地管理法》只是规定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并没有明令禁止非本村村民通过继承或赠与的方式取得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根据“地随房走”原则能够暂时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只是没办法对宅基地上房屋进行翻建和重建,直到房屋自然倒塌宅基地收回。
非本村村民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的合法房屋,在房屋存续期间,遇到征地拆迁,作为房屋所有权人,可以拿到房屋拆迁补偿款,由于不是本村村民不能作为安置人员,不能享受安置房。
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具体能拿多少拆迁补偿款,得根据各地制定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办法》政策规定来确定。下面为大家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重庆市沙坪坝区拆迁政策《重庆市沙坪坝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实施办法》规定拆迁房屋所有权人不属于住房安置对象(本村村民)的,房屋拆迁补偿按照安置房屋重置价格的50%补偿,也就是说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赔偿只能拿到房屋价值补偿的一半。
金华市拆迁政策《金华市区征收集体所有土地上房屋补偿实施意见》对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补偿就比较大气,非本村村民名下拥有合法房屋的宅基地(继承父母宅基地是合法的),可以选择货币安置,也可以选择安置房安置。对选择安置房安置的非本村村民(家人都不是安置人员)实行奖补退出方式,可以按照综合价购买不超过322平的统建安置房。
泸州市拆迁政策《泸州市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对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补偿规定大概是大多数地区对非本村村民房屋补偿的态度,户籍不在被征地村集体个人的房屋,按照现行补偿文件规定标准进行补偿后注销产权,不给安置房。
通过对上述拆迁政策的了解,相信大家也能看出各地对非本村村民房屋拆迁补偿的态度,非本村村民通过合法方式(继承)获得的宅基地房屋拆迁是可以获得补偿的,只是补偿方式和补偿多少有所区别。
律师提醒,非本村村民不要购买农村宅基地房屋,私下买卖宅基地是非法的,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日后遇到拆迁卖方反悔,当初的购买合同是不被认可的,很容易造成纠纷,最终吃亏的还是我们。有其他拆迁问题欢迎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