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古时能有六尺巷,今日应有邻里亲。”近日,十字路司法所成功化解一起邻里之间的宅基地纠纷,双方当事人作出让步,矛盾纠纷妥善处理,邻里关系重修于好。
曹某与刘某是十字路街道某村村民,双方是东西相邻的邻居,曹某居西刘某居东。2019年,刘某在未与曹某商量的情况下,贴着曹某家的东墙对老房子进行翻新,屋顶比曹某家更高更宽,屋檐压在曹某家屋檐之上,有导致其屋顶损坏、漏水的风险。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刘某不肯把屋檐往回收,曹某便把两家之间的排水沟堵上,邻里关系恶化。2023年7月,曹某在“非诉在线”平台申请调解,县非诉在线指挥中心将案件指派到辖区十字路街道办理。
十字路司法所受理此案后,第一时间安排调解员入村进行调查。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当事人交流,了解到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刘某是否侵占了曹某的宅基地。为了保证宅基地面积的准确性,调解员联合村两委干部、当事人进行现场测量,经测量认证,刘某家宅基地东西长21.2米,曹某家宅基地东西长21米,刘某翻建房屋西墙后确实存在侵占曹某家宅基地的事实。
考虑到双方积怨已深,贸然组织调解可能导致矛盾激化,调解员决定采取“背靠背”方式进行。首先,调解员通过释法明理的方式劝导刘某。对其讲解《民法典》相邻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及相似邻里纠纷案例,指出曹某的房屋是其合法私有财产,应当受法律保护,刘某未经曹某同意将屋檐压在曹某家屋檐之上,使曹某家屋顶存在损坏、漏水的风险,另外翻建的房屋侵占了曹某家宅基地也是违法行为,调解员建议刘某将屋檐往回收一下。随后,调解员又对曹某进行劝导,建议曹某不要那么针锋相对,事情能够经过调解友好解决,应为刘某提供排水便利。
在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后,调解员协同村两委干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调解员通过“六尺巷”的典故向双方当事人讲明邻里之间应有良好风气,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处理邻里关系的原则提出调解方案。经过调解员的悉心引导,双方当事人均做出让步,达成一致调解协议。
“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则百姓亲睦”。和睦的邻里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本案调解员运用邻里关系巧妙化解难题,联合运用法、情、理,用法有道、法亦有情、情暖人心,凸显了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