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律师上传了自己近日接到的一审刑事判决书,真是名副其实的“一本书”。有律师感叹,吃透看精“这本书”,再写出等量的上诉状,上诉期十天,根本不够用呀?
有律师建议,还是别看了,如果对判决结果不满,直接上上诉吧。不过上诉了估计也没啥用,因为二审法官在两个月的审理期限内,能看完一审判决书,在看完成山的卷宗,估计审限也就用完了,八成会连看也不看,直接维持一审了。
634页判决“书”超过30万字,够震惊世人了,不过,这并不是最长的判决“书”,还有900多页的,相当于两本三十万字的小说。厦门第一个扫黑案,福建省扫黑第一大案,54名被告人3个被告单位,17项罪名,59名律师,庭审19个工作日,庭审笔录上千页,判决书分上下两册装订60多万字。同样也是十天的上诉期,不知道接到该判决书的律师想上诉的话,会不会哭晕?
在大家眼里律师是赚钱又自由的职业,律师就是动动嘴皮子,最多写个起诉状就能轻松赚取高额律师费;看看上面的判决书,你就知道光看完这个判决书要花费多少时间、心力。律师上诉期限内都很难完整读完一遍判决全文。
行业里的事,总是行内人最有感触。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不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易。在律师行业,律师的辛苦,只有律师自己都深有体会。
还有这样一组数据;近80%的律师很少花时间在锻炼身体上,其中24%的律师几乎没时间锻炼;34%的律师对锻炼并不热衷,就算有时间,也只想好好休息下;只有21%的律师会为了劳逸结合而每天尽量抽出时间去锻炼。
没有案源,没有生活费,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律师都是从实习律师这样一步步过来,其辛酸历程,独有律师体会却无以言表。
过司考者,只是律师起步,能否具备律师的技能,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律师与学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学者话说完了,可以不负责任;独有律师,慎言,是必须的,因为律师的话语,就是一种法律的评判。
无能诉讼、还是非诉,用脑筋是律师的份内之事。一份法律文书、一份法律意见,虽无须文学那样字字珠玑,但是,用词得当,避免歧义,则是起码要求,稍有不慎,便有是非。
但凡律师做久了,便对谁都是猜疑。或许律师,因为聪明,所以被聪明所误。处处设防、时时谨慎,观察四方,尚无一人可信,其内心落寞,可想而知。
中国的律师,大多单打独斗律师业务无分工。一个律师,从技能储备、法律产品制作、业务营销、做案子等,全是自己一手抓,凄苦之状,疲惫不堪。
很多律师,尽心尽力为当事人忙前忙后,但最后可能因某些细节没有忙好,到头来还是被当事人误解。其内心之伤,难以言状。
律师的执业环境,在中国十分的不好。律师被关之、殴之,时有发生。但是,这些事情发生之后,整个社会似乎都在冷漠旁观,律师为社会公平、正义努力,然又被社会遗弃,内心哭泣而带有血泪。
每个案子对当事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责任心稍强的律师,为了及时并高水平的提供法律服务,往往没时间陪伴家人。很多律师几乎所有的周末,甚至所有的夜晚都在加班,看着孩子冷漠的眼神,妻子埋怨的态度,心里很累,也很无奈。
北京著名律师王才亮写了一首俏皮幽默又形象贴切的打油诗调侃律师职业,曰:“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成就少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偶尔疏漏,被人当枪;清点钱袋,比公仆差,比民工强。奋斗心不灭,男儿仍自强。啊!律师,梦想加理想。”请尊重、善待和珍惜你身边的律师朋友!
2020,智飞微信通已陪伴律师走过7年“专注”,让智飞、让律师走的更远“专注”,让我们在各自领域做到极致
律师推广,选择专注的品牌,相信品牌的力量合作电线或回复:“地区+姓名+电线年律师案源拓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