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虽在国际资本市场比较成熟,但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目前还很少。股改以来,股权激励开始成为很多公司考虑的主要问题,希望能通过股权激励,把股东和公司员工及管理层更紧密地在一起,通过开发人力资本的潜力,更好地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
在公告股权激励的方案中,股权激励的标的物大多以期权为主,占到一半以上,其他则以股票为标的物,还有少数如永新股份(行情,论坛)、广州国光(行情,论坛),采用复合式的标的物,既有期权还有股票(股票增加值)来作为激励标的。标的物虽然形式不同,但从获得激励条件来看,本质基本一样,都基本把市场表现、企业盈利和员工的收入水平挂在了一起,随公司股价上涨而获得激励的人员身价也会不同。
从股权激励的方式来看,由于股权激励属于上市公司自身行为,能为所有股东带来同等的利益和风险,因此,股权激励的激励方式大多由上市公司来买单。也有部分在股改时大股东作出了承诺,股权激励的激励标的物由大股东承担。目前公告激励方式由股东转让股权的占到了16%,共有6家。
从激励的幅度或者说激励总数占当时股本的比例看,提出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幅度不低,高的达到10%,其中激励总数占总股本5%以上的有19家,占到一半以上。大幅度的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力度不小,同时也会为他们带来巨大动力,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努力提升公司业绩,将使他们最主要的努力方向。而从股权激励的实效看,一般都在3年以上,10年以下,中长期的激励机制,会使上市公司更多地关注公司的中长期质量变化,而不会是为了短期行权来造就一年业绩,甚至不顾公司的长远发展。
值得关注进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这类上市公司基本都属于业绩优良的公司,其三季度业绩大多数在0.1元以上,其中超过0.3元的也基本占到一半。这些上市公司对于股东的回报,本身也都比较大,三季度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5%的只有8家,而超过10%以上的就有15家。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