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6月15日讯“你好,你们所的某某某注销律师执业证的材料还需提供律师执业证和身份证的复印件……”“好的,我们有他的诚信执业档案,里面有他的律师执业证和身份证复印件。”这是记者日前在江阴市司法局听到的法律服务管理科人员与某律师事务所的电话对话。
江阴市司法局长章见良告诉记者:注重诚信建设一直是他们规范律师队伍建设、打造过硬律师队伍的重要抓手。今年,他们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律师行业诚信建设的意见》,采取“一票否决制”的形式,将诚信建设纳入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评先奖优、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在日前的省市2014年度检查考核中,全市18家律师事务所170名执业律师及1家公司律师事务部4名公司律师全部一次性通过,全市律师事务所合格率、律师称职率连续10年达100%,且无一例有效投诉。
在律师诚信建设中,江阴市司法局坚持通过档案载诚信、制度保诚信、督导强诚信等措施,引导律师行业诚信执业。
每所一档、每人一本的诚信档案,目前在江阴各律师事务所已全部落实,并逐年予以完善。记者随手翻开一本诚信档案,律师事务所与律师的基本信息、投诉查处奖惩、年检考核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信息一目了然,完备地记载着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成长经历,同时为办理各项重要事项变更和证件提供了极大便利。
江阴司法局坚持将建立健全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作为诚信建设的重要任务,不遗余力地抓好落实。他们按照省《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细则(试行)》要求,在各律师事务所普遍建立统一收案收费与财务管理、风险告知和利益冲突审查、投诉查处等12项必备制度。在此基础上,各律师事务所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其他相关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违反执业纪律、违背职业道德等事件的发生,使诚信建设在制度上得到了支撑和保障。
为确保将律师行业诚信建设落到实处,江阴司法局还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督促和指导,把好考核、公示、入口等“关口”。他们坚持将诚信建设作为每年度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年检考核的重点,每年不少于2次逐所逐人开展实地考核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当场反馈,并限期整改;督促各律师事务所在显著位置悬挂执业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公示律师服务收费办法和标准,公示执业律师的相关信息、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公示行风监督员及投诉受理电话;坚持实习律师谈话制度,对申请实习和实习期满申领律师执业证人员进行诚信执业告知和告诫。
为积极营造诚信执业的氛围,促使“诚信”二字在律师的思想深处牢牢扎根,他们还坚持将诚信纳入律师文化建设之中。
他们将诚信建设纳入律所文化建设,引导各律师事务所通过注册所徽、创办所刊、创建律所网站、撰写法律论文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律所文化建设,多措并举培植诚信氛围;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律师行业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诚信之风;引导律师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参与广播电视的“空中热线网上视频直播法律服务节目、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广场义务法律服务咨询等,建立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参与市领导信访接待,以实际行动践行诚信执业诺言。
扎实有效的诚信建设,铸就了过硬的律师队伍,促进了江阴律师行业的健康发展。章见良表示:近年来,广大律师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阴、打造现代化滨江名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他们积极参与“双促双助”“双千双万”“四万工程”“法润暨阳春风行动”等各类法律服务专项行动,近3年共代理各类案件12482件,涉及财产标的35.11亿元,挽回经济损失13.63亿元;解答群众的法律咨询6212人次,法律文书1333件;走访企业3552家,担任企业法律顾问2257家,律师服务成为江阴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后盾。3年来,江阴律师先后参与市领导信访接待100余人次,接待来访群众236批1174人次,其中集访112批948人次,得到领导的认可,赢得百姓的点赞;广大律师担任市政府27个部门及15个镇街(开发区)法律顾问,成为党委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重要臂膀。
此外,他们还先后参与组建“八里沿江十里运河”法律服务团、消费维权公益律师团、“三农”法律服务团、法治宣讲团,建成18个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站,23名律师担任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兼职调解员,10名律师担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广大律师积极参与广场义务咨询、老年大学法治讲堂,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等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示了法律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报记者郑弋本报通讯员张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