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生孜孜不倦渴望选择一个一生挚爱的伴侣,一路结伴抵风挡雨,虽遇坎坷却不分离,虽遭彷徨也会勇往直前。这应该就是找到最爱的人最根本的意义,一个人太孤单,有你才会感觉到世间的万千美好。
所以,选择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在婚姻道路上,两个人的选择出现了偏差,虽然走入婚姻殿堂,已经木已成舟,且有了彼此的孩子,但是最后依旧选择了放弃感情,认为这次的选择对于彼此都是一种错误。
我的观点是,不管哪一种选择都是有利有弊,选择一面就是放下另一面,重新复合也好,再次复婚也罢,都是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两个人重归于好时,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而不是想当然“因为孩子问题”所以要复婚,这样的选择叫不负责任。
比如,廖婷和陈豪的婚姻就是如此,两个人到了适婚的年龄,经人介绍,各方面条件基本匹配,没有犹豫,也没多想,领证、办婚礼算是进入了婚姻殿堂,接着又在一年之后,廖婷又怀孕生娃……
看似一切风平浪静,几乎每个人的婚姻都是由最初的新鲜、浪漫回归至平静,不料,在廖婷生娃之后的半年内,她与陈豪就结束了这段时间不久的婚姻。
谈起原因,廖婷认为最大的原因在陈豪身上,作为一名丈夫、父亲的角色,在家里渐渐没了急需之后,仍旧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在外伪装成有能力、有钱的大款,实际上每月的生活费还是从父母那里一点点“抠”出来的,他在外要面子,说这是男人活着最大的快乐。
陈豪如此的做法与廖婷在婚前认识的那个人截然相反,原来婚前那个积极向上、务实肯干的陈豪是伪装的,根本不是真实存在的。
廖婷不止一次与老公彻夜谈心,希望他能够以担负着照顾整个家庭的重任,毕竟现在有了孩子,今后要太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两个人可以一起奋斗,一定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只要身上有点钱,不是跟朋友吃喝玩乐,就是打牌消遣用了,几次三番劝说无效,廖婷对陈豪没了信心,提了离婚。
两人离婚那会儿,廖婷还从朋友处得知,陈豪对外还说是因为自己跟陌生男子四处勾搭,陈豪几次三番劝阻都没有效果,最后两人才离婚。
对于陈豪如此的说辞,廖婷只是呵呵一笑,无所谓,反正离婚了,他爱说什么是他的自由,跟自己没关系。
两人离婚时,孩子还小,虽然判给了男方,但是廖婷一直照顾了一段时间后,才让陈豪母亲来照料孩子,自己只要有时间就去看一看,陈豪之后出去打工,一直没有回来。
在廖婷离婚三年后,陈豪从外面回来了,依靠自己在外挣得钱开了一家小饭馆,虽然挣钱不多,但廖婷看着陈豪愿意自力更生照顾孩子,也替他高兴。
廖婷听到这两个字,心里颤了一下,五味杂陈。离婚之后,自己也没有重新找另一半,原因是一直放不下年幼的孩子,另外她也想将自己的个人生活过好一点,做一个独立的女人。
陈豪说,他希望复婚不是为了自己,纯粹是为了孩子考虑。他看到孩子有时候一直喊“妈妈”时,心里感觉到特别难过,尤其是母亲领着孩子出去玩时,宝宝看到其他女人都会指着叫“妈妈”,说到这里,陈豪眼眶已经湿润了。
陈豪说,现在自己不游手好闲了,开了一个小饭馆,虽然挣钱不多,但是还有盼头,能够照顾好俩。
当她准备重新迎接新生活时,从朋友小倩的手机上无意看到陈豪在朋友圈发的内容(两人离婚后就各自删了微信),上面陈豪说现在廖婷一直求着她复婚,自己看她是孩子母亲的面子上,准备答应了,对于她曾经做得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不再追究。
廖婷不能接受这样表里不一的陈豪,当初离婚时就在外对自己如此“造谣”,自己并没有上心,想不到现在又是如此恶意中伤,在外面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好老公形象,就要随便抹黑自己的前妻,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就是我刚才所言,当我们去做一项选择时,我们会权衡利弊得失,当我们选择是否要复婚时,更多要考虑的是两个人之前存有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彼此是否可以包容理解对方。
陈豪比之前有一点改观的,是终于明白要成熟起来,依靠自己的付出去养活家庭。但是他始终没有改变的表里不一的性格,这是廖婷最不能接受的。
如果一个男人只是偶尔对外吹吹牛、开开玩笑,倒也无妨,但是一个男人为了打造自己在外的正面形象,就要以牺牲自己女人的正面形象为代价,这不仅不是爱,而是一种自私,你不要奢望两个人遇到真正困难时,他会挺身而出去给予你保护,或许在他眼里,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看到这种选择的背后,陈豪依然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那廖婷也就没有办法去再次接受他,哪怕他是孩子的父亲,这没有办法去容忍。因为,这让她看到了一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