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券商场外期权业务发展迅猛。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及中证报价系统披露的月报数据显示,2017年1月、2月份,单月新增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均不足150亿元,但到6月份这一业务的规模已经升至近320亿元,7月份期权业务量达到605.75亿元。除了券商收入考虑外,是否还有还有其他因素导致各股场外期权业务快速升温?
那么,券商作为场外个股期权卖方,处在一个长期承担无限风险的处境,所以对于风险的管控尤为重要。那么券商是如何去对冲掉它的风险,把风险转移到二级市场上去的呢?下面大橙君为大家介绍两种最基本的对冲策略:
止损交易策略的思路是同时持有期权和股票,用股票收益对冲掉期权损失。以看涨期权为例,假设某期权的行权价为M,期权费为N。那么,期权卖方在股价低于M时可以获得全部的期权费收益,在股价高于M+N时开始亏损。止损交易策略的操作方式为:期权卖方会选择一个价格K,KM+N; 当股价上行突破K时,期权卖方买入股票,数量等于所有期权行权时所要交割的股票数量,当股价下行突破K时,期权卖方将手中股票卖出。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操作,在股价上涨时,期权卖方可以通过持有股票对冲期权的亏损,在股价下跌时,期权卖方将卖出股票以避免股票价格下跌幅度超过期权费收益。这个模型比较简单直接,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案。在现实中,交易损耗会阻碍这个方案的有效性。因为当股票的价格处于我们设定的临界价格K时,我们并不知道股价会上涨还是下跌,因此也无从知晓是否应卖掉股票还是应继续持有。通常的解决方法是设定两个值K1和K2(如下图),K1K2,将临界值变为一个区域,当价格达到K1时,买入股票进行对冲,当价格变为K2时,卖出股票避免进一步下跌的亏损。
对冲策略二:Delta对冲策略Delta对冲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对冲方式,主要通过数学模型对期权的Delta进行不断跟踪,测算出一只期权的Delta,并建立一个对应的股票对冲仓位。进行Delta对冲,首先要计算Delta值。Delta值用来表现期权价格和对应股票价格的相互关系,计算原理是在一定的时间区间内,用期权价格变化率除以股票价格变化率。假设某只股票的当前价格为20元,对应的看涨期权价格为4元,当股票价格上涨至20.2元时,期权的价值变为4.12元,而当股票价格下跌至19元时,期权的价值变成3.88元,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股票的价格每变动1%,期权的价格就会变动3%,则此期权的Delta值为3(Delta=期权价格变动率÷股票价格变动率=3%÷1%)。此时,如果想完全对冲掉股票波动的风险需要抛空3倍于期权数量的股票,即卖空60元(=20元*delta=20元*3)股票,买入4元期权。在建立对冲仓位后,则股票价格波动的盈亏正好与期权价值变动的盈亏相等,方向相反。此时,整个对冲组合处于Delta中性状态。
故券商和客户成交的期权合约,并非对赌协议,客户作为场外期权的买方,当行情变动让其持有的期权合约盈利时,券商是利用股票市场把在期权上损失的钱赚出来;而客户行权后剩余的盈利,即为券商的动态避险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