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济南8月31日电(记者王志)为缓解当前企业“融资难”,山东省积极探索实施股权出质、出资登记新举措,截至目前,已激活企业“沉睡”资本120多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拓展了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张铁军介绍,今年以来,受从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企业融资面临巨大压力。今年4月和6月,山东省工商局先后出台《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公司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
根据办法,股权出质是指以公司股东股权为标的物而设定的质押行为,出质人和质权人只需携带股权质押合同、双方身份证明等,共同到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的工商部门将股权进行出质登记后即可进行融资。
股权出资行为则是指公司股权持有人,以其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并以转让或划拨方式投资于其他公司作为股东,参与所投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为。
张铁军介绍,相对于不动产质押,公司股权出质人和质权人到工商部门将股权进行出质登记后即可到金融部门融资,手续方便、信用度高,更为金融部门所看重,从而将静态股权转化为动态资产,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途径。
截至目前,山东省工商局已为山东钢铁集团公司等3家企业办理了股权出资登记,涉及股权111.9亿元。另有一批大型企业正在前期准备中,涉及股权达150亿元;全省办理股权出质登记的企业达到17家,融资金额超过14亿元。
车辆停稳,收费人员手持POS机,将车的车牌号、停靠时间、停泊位置等信息输入,由后台系统进行联网操作记录。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