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律师学研究中心、法宣在线、瀛和律师机构联合主办的
本文谨摘录整理“我和我的律师人生”环节内容。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朱树英,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汤忠赞,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田文昌,北京冠衡(长春)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文生,深圳律师协会荣誉会长、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首任院长徐建,国浩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李淳与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徐家力等七位律界大咖深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职业故事,在娓娓道来中,给律师行业发展和青年律师成长提供了最为诚恳的建议与指导。
律师的眼睛不能只盯着业务,要将自身发展与行业发展、国家发展相结合,胸怀家国之心,才不愧为一名线年全国恢复高考的首届考生,以26岁的“高龄”、徐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银行,成为金融管理司条法处处长。
1983年,报纸上一则来自深圳特区的干部招聘启示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不假思索地成为第一个报名的应聘者。
1984年上半年,在办理案件时受外方律师启发,我向司法局作出汇报,建议将“见证”引入法律程序。在后来的《深圳经济特区律师条例》修改时,深圳开始同时使用“见证”和“公证”这两个法律名词。
1985年,组织上调我出任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长。我又力排各种守旧的观念和非议,和当年同仁、司法局副局长陈野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第一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成立。
回顾中国律师的百年发展,有辉煌也有落寞,有自豪也有迷茫,有赞誉也有诋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要对走过的道路回顾总结,用史料和实物展示律师业发展的历程,使社会公众了解认识律师,也为律师同仁借鉴历史提供一扇之窗。
中国律师博物馆是属于全体律界同仁和社会大众的,它的建立填补了律界和博物馆界的空白,是一个留住历史、纪念历史、传承历史的平台,是律界同仁重温行业历史,社会大众了解律师职业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