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欢迎辞中分享了道可特律所的发展历程及全球化布局,并表示将粤港澳大湾区总部设立在深圳办公室,是道可特律所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响应国家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和高水平
福田区司法局党组、局长王显军在致辞中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促进律所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持续律所内部的专业化体系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三是希望行业始终践行党的宗旨,延续团结协作和社会责任的优良传统。
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对道可特律所粤港澳大湾区总部正式成立表示祝贺,对道可特律所以其前瞻性和创新模式,特别是在深耕跨境法律服务等新兴领域为湾区法治环境注入新动力方面,给予了肯定。他期待道可特律所从深圳出发,辐射大湾区,走向国际,为深圳律师行业发展贡献更多亮眼篇章。
“我们的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将依托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的地理、产业、政策、市场等优势,链接联动港澳业界同仁,开展跨境法律服务合作,同时服务范围可覆盖海南自贸港,并向外触达27个国家,辐射全球,为大湾区企业提供“走出去”和全球资源“引进来”的法律支持。”道可特律所深圳办公室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向淑娴在受访时介绍。
提升跨境法律服务水平、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撑。此次活动设置了院长讲坛,专题探讨湾区法治人才培育新路径。
深圳大学法学院院长、粤港澳大湾区涉外律师学院院长熊伟分享了学院依托湾区法治环境,通过课程共建、双导师制和实训,开展深港澳三城联动等创新方式,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行业深度融合的经验。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茅少伟分享了国际化和专业化在法律教育中的重要性,号召法治实践部门与学院合作,共同培养未来的法律人才。
“针对律所实际发展需要,我们设置了精准化且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路线。”道可特律所深圳办公室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黄善端律师受访时介绍,律所重视专业研究和产品研发,致力建立一支多元化、多边人才组成的法律服务队伍,通过加强产学研联动,促进实务与研究教学相长的同时,也不断吸引人才进驻。
在“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环节,道可特律所邀请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行业的资深专家,聚焦湾区法治协同的前沿议题与实践案例,共同探讨湾区发展的趋势与机遇。
广东省律师协会第十、十一届副会长童新,第九届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高树,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作为分享嘉宾,深圳市律师协会第五、六届会长李淳担任点评人,先后围绕“行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穿越周期”“湾区律师如何守正创新”等话题,从行业管理、行业观察者、律所管理等度视角进行了精彩的讨论与分享。
道可特律所深圳办公室管委会主任、高级合伙人向淑娴围绕道可特律所的整体布局、出海布局、业务布局,聚焦“道可特国际物流布局与发展模式”战略计划,分享了道可特律所粤港澳大湾区总部的发展定位与策略。
香港银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马耀添大律师分享了考取大湾区律师执业资格的初衷以及在大湾区的执业心得,强调共享融合发展机遇,加强两地法律人才交流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达至共赢,从而推动大湾区优质法律圈建设。
道可特律所深圳办公室管委会委员、高级合伙人黄善端律师结合自身经验,从跨境法律服务团队的“形”与“实”,分享了在跨境法律服务团队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到见解。
香港调解联盟会长陆庭华从调解的初心、商事调解在香港的发展背景到不同调解技巧的介绍和应用,从思维认知到实践方式等角度,进行了生动的案例分享,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调解在解决复杂商业纠纷中的独特魅力。
澳门葡语系仲裁与调解协会(ALAM)董事会主席卢伟乐大律师阐述了澳门在湾区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与实施路径,介绍了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原因、背景和历程并表示,澳门将为大湾区建设贡献独特力量,在服务国家双向开放战略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道可特总部发顾委主任、高级顾问西小虹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业界人士不仅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协同、联动等要素上的天然优势,更要通过提升专业化水平、利用科技赋能等举措以应对挑战,构筑自身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