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律师,快来,村里有一家人为赡养费吵起来了。”日前,新城镇桃坞村党总支吴卫斌,一个电话打给星诚法律服务所律师马广勤。随即,马广勤驱车赶往桃坞村调解室。原来,因在父母生病住院费用和照料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兄弟姐妹之间起了纷争。专业人做专业事,马广勤连续做了两天工作,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记者获悉,新城镇28个村(社区)配全了像马广勤这样的驻村律师,他们又被村民形象地称为“片儿律师”。
“让矛盾在萌芽中‘熄灭’,让服务在基层中‘升温’,新城镇已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并将法律顾问工作纳入法治惠民实事项目。”新城司法所所长余洋介绍,法律顾问每周五9∶00到11∶00进驻点村值班,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满足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
元旦前,仪征崇荟律师事务所律师余涛来到沙河村值班,一位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来咨询遗产分配问题:“我可以在遗嘱里随意分配财产吗?”余涛向老人解释,遗嘱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遗产,但为减少矛盾纠纷,在立遗嘱时最好和家人好好沟通。现场,余涛将如何合法有效立遗嘱和修改遗嘱等详细写在纸上,并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交到老人手里。
“农村赡养老人、遗产分配、邻里纠纷、宅基地大小等矛盾比较突出。律师来了之后,很多事情都分析得很到位,村民也听得进去。”余洋说。
如今在新城镇,不少群众称驻村律师为“片儿律师”。大家说,“片儿警”负责居民家门口的治安,“片儿律师”负责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两者都是大伙特别需要的。
驻村律师凭借专业的法律知识、热情的服务态度,在村民中树立的威信越来越高。前段时间,新北村村民黄先生开车回家路上,不小心剐蹭到一辆电瓶车,导致他人受伤。对于医药费赔偿问题,双方现场难以达成一致。于是,黄先生给驻村律师刘长斌打去了电话。“您可以陪伤者去附近医院就医,先了解他的受伤程度,固定好证据,然后再进行协商处理。”刘长斌的专业建议,让黄先生吃下“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线下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驻村律师还在线上依托“法润民生”微信群,公布擅长领域、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有需要的群众。2024年,新城镇村(社区)法律顾问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80人次,为经济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2件,为群众减少律师代理费用20余万元。
“驻村律师也是村里的法律顾问。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环境整治、文化设施、道路硬化等村级小微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驻村律师指导村集体合法合规签订协议合同,最大限度维护村集体利益,规避法律风险。”余洋说,驻村律师还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解决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干货满满的“法治礼包”。
为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新城司法所提供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一站式”服务,形成了政府主导、基层监督、律师参与、群众受益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长效机制,真正将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